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三是修筑洪泽湖东的高堰大堤,以免黄淮沿岸决口尽堵后,水势再东侵淮扬下河地区。以筑坦坡的方式代替传统的石工和板工,力求节省和坚固。
四是修筑洪泽湖南边的翟家坝和黄淮沿岸等决口,使黄河回归故道。
五是黄河既归故道,可以大规模治理运河。深挖运河,堵塞运河各决口,使运道恢复畅通,最终达到治黄保运的目的。
六是为保证治河方案的顺利实施,提出了几项筹划经费的建议。
七是整顿河务。裁撤冗官冗员,明确各官职责,使官有专职、事有专责。
八是尽裁夫役,改设河兵。令河兵划堤防守,使河工告成以后不致因疏于防守而重新敝坏,这是河工的善后防守计划。
在八条上疏的最后,左光斗和徐霞客立下了军令状,声明如果三年内黄运两河不能回归故道,愿接受任何处分,以诫后人。
这份计划在指导思想上力求审视全局、谋求长远,反对以往重运轻河的片面方针,而是在黄、淮、运三河上同时兴举大工,上自徐州、下至海口,北起河北境内的北运河、南至苏皖境内的南运河,涉及了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各省的大部分地区。
方案按照先下游后上游、先疏浚后堵塞的原则所提出的各项工程上下相连、首尾坚固、环环相扣,叙述详而不杂、细而不乱、简洁明了,有理有据。方案中还详细讲述了筹划钱粮以保证顺利施工、整顿河务以提高施工效率、设立河兵以善后防守计划,从而不仅从工程上而且从人力、财力上都有了全面的考虑和计划。
工部尚书徐光启看完这份奏疏以后,拍手叫好、高声称赞。朱由校也大为满意。可是当这件事提到朝堂上讨论时,却因花费太多、雇佣民夫太多而遭到大臣们的否决。大臣们认为目前军需浩繁,不宜兴举如此大规模的工程,建议缓期执行。
皇帝陛下乾纲独断,朱由校下令批准了河道总督左光斗的请求。算上之前调拨给左光斗的五十万两银子,朝廷又增加了二百五十万两作为大修的预算,总计三百万两白银,限期工程三年告竣。
朱由校发往济宁的诏书有两份,一份给左光斗和徐霞客,告诉他们皇帝全力支持他们治河方略;另一份是给许显纯的,表扬他精明强干,有胆有识。
皇帝坐镇京城,派出去调查袁应泰钱粮用度的杨鹤写了一份奏章回来,说明了袁应泰的钱粮用度都是用于公务,造福于百姓,没有私自贪污的现象。杨鹤还汇报今年的北直隶粮食生产是一个大丰收。天子听了心里高兴,他下旨命令御史杨鹤监督北直隶各地知府知县,以高于市价一成的价格收购粮食,以免粮贱伤农。
刑部侍郎温体仁把他对王象乾的调查报告呈上来了,这位在朝为官长达五十年的老臣的确有比较多的经济问题。
举例说,王象乾在宣府做参政的时候,见市面上的粮食价格要涨,他就先挪用官府的帑金二万两买进食粮,再卖出去,投机倒把,倒了三过,就获得利息三万两白银,剩余食粮一万六千石,美其名是“治国如治家”,实际上是开了官吏借着官本私营商业实行中饱私囊的漏洞。至于真正遇到荒年开仓放粮平抑粮价的时候,县衙的胥吏勾结街道的流氓混混,冒名顶替,弄虚作假,强行套购,贫苦的农民仍得不到粮吃。
有经济问题的不仅仅是王象乾,还有他的家人。新城王氏由明初一个下层匠户发展成一个鼎盛的官僚世家,其家产也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的过程。随着王家举业的不断成功,出仕官员的不断增加,其资产亦渐趋丰厚如王之垣两建家庙,修族谱,设义田,祭田等,没有雄厚的财力作基础是难以办到的。
此外,明代世家多有园林之胜,据温体仁调查,王家诸成员几乎人人都有别野园林。如王象乾有“绿野园”,王象良有“迁园”,王象恒有“南园”,王象春有“西清园”,王与服有“东园”,王象晋,王象春,王象咸等还在长白山中都建有园林别墅。
而新城王氏勾结的一窝蜂,温体仁已经动身去山东调查,目前只调查到王象乾的一些罪证,关于他的兄弟子侄的问题,要等温体仁从山东回来才能确认。皇帝嘉奖温体仁精明强干不畏权贵,鼓励他继续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