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事会主席兼纪委书记郭涛不太关心经营问题,他关心的是尚未彻底结束的宋杨案。
    办公会结束后,郭涛直接去了赵庆民办公室,一些话他早就想跟书记谈谈,但一直没合适的机会,现在的时机也不好,因为距下班只有几分钟了。
    “老赵,有些话我不知该不该说。”
    “是韩瑞林的事?”
    刚洗了把脸的赵庆民做了个请坐的手势。
    “也不全是。
    但这件事不正常。
    陶总说了要常文海调查,怎么调查?难道我们要去检查干部的生活作风?简直是笑话。
    你是书记,刚才应当说句话的。
    这种事历来是民不告官不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实就是最恰当的态度。”
    “这可不是纪委书记应该说的话。
    我想你也听说了,这个韩瑞林就是堆臭狗屎,还嫌红星不臭吗?纯属添乱。”
    “我不是袒护韩瑞林,而是公司不宜公开处理此事。”
    郭涛性格有些孤僻,跟班子成员不太融洽,但此人却没有生活作风方面的任何传言,所以谈不到袒护韩瑞林就是保护自己。
    “我知道。”
    “你知道吧,韩瑞林和陶总是中学同班,李珞这个场合拿出韩瑞林说事,很不合适……”
    郭涛终于点出了主题。
    “你也不能封住人家的嘴嘛。
    我看陶总的态度蛮好,等老常的调查出来再说吧。”
    “赵书记,红星连续出事,人心惶惶,不早些解决杨文欢和宋悦带来的后遗症,工作就不能恢复正常。
    这个时候,要的是班子精诚团结,不能让鸡毛蒜皮的小事冲击了生产经营这个大局。
    更不能在这个时候内讧……”
    “这个可不由你我。
    是不是?你我都是桃花源中人,不方便说话呢。”
    赵庆民长叹口气。
    杨宋案发后,省市两级纪委虽然没有组成调查组常驻公司,但却总来公司传讯部分人员,连骆冲、韩志勇都受过传讯,至少有二十个相关部门的中层及一般干部接受过纪委的调查,具体情况赵庆民也不能完全掌握,地方纪检部门又不跟公司党政通气,摆出一副深挖扩大之态势,令他忧心忡忡。
    “可否建议陶总尽快召开中层大会?他可以讲,什么都可以讲。
    宋杨案子牵连到十几个部门和分厂,不稳定军心,怎么抓生产经营嘛。”
    “陶总有经验,有能力,不然上面也不会让他挑这副担子。
    好吧,我可以向他建议。
    你是监事会主席,又兼着纪委书记,完全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嘛。”
    “我已经向总部递交了检讨,也做好了承担责任的思想准备。
    我是纪委书记,出了这样的案子难辞其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