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兴二年二月十五,距离成都最远的毛炅到达成都。
    至此,关彝的幕府班子搭建完成。
    然后关彝根本不给毛炅接风洗宴的时间,直接召开了关氏大司马府第一次工作会议。
    “诸位能够响应关彝的征辟,足感盛情,关彝在此拜谢诸位。”
    “不敢,能得到威震华夏的大司马征辟,是我等的荣幸。”
    “各位,关彝做事,从来只重实务,不图虚名。
    所以客气的话不讲了,我们直接进入正题。
    首先,我们互相认识一下。
    嗯,本官关彝,字子丰……本府的留府长史马过马改之现在还在巴东郡与东吴交涉俘虏置换的事情,未能回来。
    而这一位则是大司农糜照糜伯耀,他虽然不是大司马府上的人,但今天的会议与他有关。
    因此彝请他列席。
    接下来,方伯……”
    “喏!
    大司马,诸位同僚。
    在下霍在,字方伯。
    现在觍颜位居大司马府随军长史一职。
    如各位所知,家父乃是左将军霍绍先。
    所以在出仕大司马之前,某从未做过亲民官,也未曾领军作战。
    所以以后还要请诸位同僚不吝赐教!”
    “呃,诸位同僚,在下牵弘,字仲远。
    如各位所知,在下是个曹魏,啊,不,是个伪魏的降将……”
    在众人的自我介绍完毕后,关彝说道:“承蒙陛下信任,准许关彝开府治事。
    本官深感责任重大,自接任以来,真真是寝食难安。
    因为诸位以后都是大司马府的主要官员,所以本官需要给诸位说说本官近几年的打算。”
    “本官计划,未来五年之内,我大汉的主要政策是:休养生息,保境安民。
    只要伪魏或东吴不来犯我,我大汉五年内不得北伐!”
    关彝此言一出,其他人还没什么,几个益州籍的官员,特别是出身益州大族的杜轸、李骧、杨稷等人纷纷起身:“明公爱惜百姓,益州之福也。”
    哎,还是益州之福而不是大汉之福么?算了,观念的转变,不在一朝一夕,慢慢来吧。
    “现在,司马昭已经封王了。
    伪魏的国祚其实和司马昭的寿命已经几乎等同。
    只要司马昭一死,伪魏必然被晋所取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