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府了,可以自己搭班子了。
    但是复兴社的股东们却几乎走空了。
    没得办法啊,接下来关大司马即将在蜀汉全国开启一场改革。
    不把自己的兄弟们分到各个核心郡去,下面的官员对自己的政策阳奉阴违怎么办?没有掌控住基层政权,明明是给百姓办好事。
    最终却走了样,利民变为残民怎么办?
    所以关彝不得不把自己的亲信大量的派遣到益州北部的各个大郡去做太守。
    蜀郡、巴郡、梓潼郡、江阳郡、涪陵郡、巴西郡、汉中郡这七个郡,在蜀汉22个郡中。
    拥有蜀汉全国六成以上的人口,七成以上的产出。
    除了广汉郡和东广汉郡之外,可以说蜀汉全国的精华彻底被复兴系所掌握。
    有了这个基本盘,关彝推行改革才有底气。
    伟大的太祖教导我们,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除了掌控地方民政之外,还必须抓住军队。
    现在,复兴系抓住了汉中军团和中央军团,在自己的老巢江阳郡和涪陵郡还有可观的军事力量。
    姜维的机动兵团虽然人数最多,战力也很强。
    但一方面姜维是复兴系的盟友,另一方面则是,机动兵团直接掌控的阴平、武都两郡并不能独立供养机动兵团——也就是说,这个兵团的生死其实是操控在复兴系手里的。
    不唯机动兵团,新组建的永安兵团其实也是一样。
    单单一个巴东郡根本养不起七千人规模的职业军人,一样要依靠复兴系的供应。
    唯一能够自力更生的,是霍弋的南中军团。
    可是南中那地方能够自成一国么?
    所以,通过一系列的人事变动,关彝事实上掌控了全蜀汉的民政权和军权。
    有了这两条腿支撑,这个大司马,才不是浮在空中的。
    他将来要做事,才有人听,有人执行。
    可是,要做事,得有人啊。
    关彝在二月一日被任命为大司马后,当天下午立即颁布了五条大司马令。
    任命马过为大司马府留府长史(第一副总理,关彝不在成都的时候自动升格为代总理)。
    任命霍弋之子霍在为随军长史(第二副总理,关彝出征或下基层的时候跟随总理出行)。
    任命牵弘为骁骑从事(骑兵总管,负责组建、训练全国新增的骑兵)。
    任命王颀为兴业从事(大司马府主管经济的部门,主要和糜照的大司农衙门对接)。
    任命田续为大司马府记室(总理办公厅主任)。
    在发布了这五道人事命令后,关彝又连续发布了九道征辟令。
    征召郤正、吕雅、常忌、杜轸、李骧、诸葛京、马义、毛炅、杨稷等九人,进入大司马府任职。
    消息传出,举朝哗然。
    征辟,乃是具有开府权利的官员直接给某某人发出通知:我开府了,我觉得你很不错,来不来我府里上班啊?
    这种事情,从两汉以来,古已有之。
    所以关彝发出征辟令不算什么——你的亲信全都下到地方去了,你肯定是要征辟的嘛。
    但是让蜀汉的官员们惊讶的是,这九个人中,除了吕乂之子吕雅祖籍荆州南阳,诸葛亮的次孙诸葛京祖籍徐州琅琊,郤正祖籍河南偃师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