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又到了寒冷刺骨的冬天,济阳县衙后院的一处墙角,不再是春、夏、秋三季那般枯干,如垂垂老翁布满褶皱,反而在一年中最是凌厉严寒、诸芳纷纷摇落的冬日,悄悄地独自盛开。
这是逆世的特写,就如东都洛阳的陷落、举国落寞的大唐。
然而济阳县这一方小天地,却又喜获丰收。
农闲的小伙子们没有如往年那般窝在家里,而是自愿的加入保丁的训练。
老人们聚在一起聊着家常,说着今年自家的收成、又有哪个儿子加入了破浪军、县兵、或是保丁。
喜庆的气氛包围了济阳县城内的百姓,城外的屯保,如凌寒而开的傲梅。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回到济阳县的王师范,在走过后院时,远远的看到墙角被白雪覆盖的枝杈,知道那是宁折不弯的梅花,因为早有一股股香气扑面而来。
那是梅花特有的暗香,让人心旷神怡、精神百倍,王师范拉着敬翔向书房走去,旅途的劳累也被梅花的风骨与清香抚慰。
书房门前站定一人,正是提前得到报信的杜荀鹤。
从汴州返程前,王师范担心寒冷的天气冻坏了杜师,就在信中嘱咐其就不要出门迎接了,在书房火炉旁等候就是。
然而杜荀鹤还是走出了书房,在落满白雪的后院,等着他的弟子,就如同盼子归家的父亲,丝毫不顾幞头、长衫上的雪花和凛冽如刀的北风。
他的身旁后站着一人,二人如老友般融洽,并不显得突兀,但王师范却未曾见过此人,难得是他吗?
见杜师已经在门外等候多时,王师范忙快步上前,施礼后亲自为杜师拂去雪尘,随后四人先后步入书房。
“先喝盏热茶,去去寒气,稍后再叙不迟。”
细心的杜荀鹤早就命仆人不时更换茶水,让盏中之茶始终冒着丝丝热气,方于此刻关心暖语,伸手示意。
王师范心中一阵温热,谢过杜师,转而对敬翔客气道:“先生请一同用茶。”
二人拿起茶盏一边吹着气,一边啜上一小口,确实冻坏了。
待一盏茶尽,再加上火炉散发的热气,四人从内到外都将寒气驱逐,令其无声消失在室内的温暖中。
杜荀鹤见时机可以了,笑着向王师范介绍。
“主公,可还记得临行前嘱托属下,拜请贤才一事?呵呵,这位就是我的老友,你朝思暮想的张文蔚张先生。”
随即,一指坐在自己下首之人,正是刚才在书房外一同迎接那人。
王师范当即起身,深施一礼,说:“师范自从杜师口中闻得先生贤名,即日思夜盼,如今终能相见,是师范的荣幸。”
“多谢刺史厚爱,张某虽远在瀛洲,耳中却已灌满了刺史的威名。
又逢杜兄于书信中,介绍了济阳县的蒸蒸日上、政治清明以及刺史的求贤若渴,敢不应召投效乎?”
张文蔚确实被老友杜荀鹤信中所言打动,真诚说明投效之意。
“师范定不负张先生平生所学,请先生屈就淄州长史之职,主管淄州财政,具体事务可与杜师交接。
这段时间,政务担子都压在杜师一人肩上,着实累坏了,以后就劳您分担了。”
“分内之责,理当尽力。”
见王师范果然如老友所说,尊师重道、对自己人讲情义,张文蔚心下也就安定了,毕竟择主乃是人生大事,随即简洁有力回答道。
“这位先生是同州冯翊人,平阳王敬晖之后,讳敬名翔,乃军略智谋之高才,蒙上天眷顾,让师范有幸与先生缘起汴州。
又蒙先生不弃,日前已屈就破浪军军师之职。”
王师范紧接着郑重介绍敬翔,话中尽表倚重之意。
“主公过誉了,翔不过一屡试不第的落魄之人,唯倚仗主公的厚爱与信任。
日后定当竭尽机谋,为主公、为破浪军尽心谋划,不负知遇之恩。”敬翔格外谦虚地回道。
“荀鹤见过敬军师!”
“文蔚见过敬军师!”
“翔见过杜别驾、张长史!”
三人分别见礼,语气中满含热情,虽分属军政,但毕竟共侍一主,日后免不了要打交道,故彼此之间很是客气。
“主公,接收淄州其余四县乃是当务之急,可有方略?”
杜荀鹤作为入幕最早、资历最老之人,也只能由他来提起眼下最要紧之事。
“杜师说得极是,师范返程路上一直在考虑此事,此中关键在于如何处置原有官吏、如何处理和乡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落实土地政策这三件事上。
尚还拿不准主意,不如诸位先生共同参详一二。”
这确实是个新的难题,难度远超当初接收济阳县的情形。
现在回想起来,原济阳县官吏的集体辞职,应该是张霸先的事先谋划,致自己于无人可用之窘境,他好在一旁看笑话。
不过,弄巧成拙,反而帮王师范推行新政,减少了很多阻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