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人皆为贼
卫凌出现于此,说明天齐军的兵马已参与到对冉军的攻击当中。
在简国,天齐军战力最强,有此军参战,何愁冉军不破,有此劲旅不用,放在北边做戏,岂不是处事不明。
其实事情的这些变化,恰恰验证了叶晨心中的假设。
什么北霄吃紧,都是做戏,再者,简国拿下东平关这件事,也有些说不过去,怎么看似乎都太容易了。
到了现在这档口,除了吃掉冉国主力,其他都是多余。
想来也是,简国与离国暗通款曲,若能共分冉国,如此大买卖,牺牲点名声又有什么不可以的。
想当年,叶晨报效彖国之时,曾有虞昊裸泳为信的念头,现如今简离共谋冉国,若上天许与必成,景冲老头一高兴,裸奔为信,又有何不可。
景冲行事,历有谨慎和精算之实,天齐军都能调到南霄,北线必然无忧矣。
各方条件汇集一算,岂不是妥妥的简国大利,冉国大凶。
卫凌此将,叶晨在北霄相交不长,又于金汤共历危难,彼此赏识不在话下。
加之同朝为臣,又能谈兵论武,所谓英雄惜英雄,皆是性情中人。
与卫凌一番叙谈,叶晨的一些设想得到证实。
璞城确实被冉军夺下,据说战况惨烈,简国守城的将士战至全灭。
为了不让冉军发现简国的真实意图,璞城的百姓完全没有迁移,军民合力抗敌,百姓的伤亡也很大。
城破之后,冉军毫不意外的进行抄掠,能抢的都抢了,可以带走的,也一样没放过。
璞城百姓被杀掉几万人,一方面是报复简国的奋力抵抗,另一方面,据说是为了节约粮食。
关于这一点,卫凌还特地为叶晨解释了几句。
城中被扫荡一空,百姓所携任何可以糊口之物,皆被劫掠一空。
本来放其自生自灭即可,冉军偏要痛下杀手,只因为,不论离开还是留下的人,只要没饿死,就一定会继续消耗粮食。
野外的飞禽走兽,树果草根,不一而足,总之可以吃的东西,就会被逃难的百姓消耗掉。
而冉军对于粮食的定义,已经提升到了可食用的一切东西这一层面,若非情势紧迫,为将者一般不会出此下策。
须知,战争过后,不论胜败,仁义总是要拿出来擦一擦屁的,否则失了人心,战争得来的好处便会很快蒸发。
就算是败的一方,也不敢轻易扯下那点仁义的遮羞道具。
卫凌的一番话,见地独特,言之在理,也丝毫不做什么人性的掩饰,让叶晨多出几分敬意。
从这番话的另一个角度来看,冉军着急了,他们意识到自己处境不妙。
在璞城和东平关的联系被切断之后,估计冉军也无心继续攻城。
冉军寄希望于攻克东平关,不但能打通粮道,还能与离国会师。
冉国战略成功的话,简国再无回天之力,只能等着离国和冉国恣意瓜分。
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冉国一直处于梦幻之中,且尚不自知。
在坑害冉国这件事情上,离国比简国,可凶残得多,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与叶晨的队伍相遇之前,卫凌也收到了那份“他山之石”
的军令。
大的方向上,叶晨与卫凌的思路差不多。
向璞城集结是当然的,但不会力攻璞城,完全没必要。
这样的孤城,尽管放着,粮尽则自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