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郭子綦靠着几案而坐,仰首向天缓缓地吐着气,那离神去智的样子真好像精神脱出了躯体。”
    “子綦说:‘大地吐出的气,名字叫风。
    风不发作则已,一旦发作整个大地上数不清的窍孔都怒吼起来。
    你独独没有听过那呼呼的风声吗?山陵上陡峭峥嵘的各种去处,百围大树上无数的窍孔,有的像鼻子,有的像嘴巴,有的像耳朵,有的像圆柱上插入横木的方孔,有的像圈围的栅栏,有的像舂米的臼窝,有的像深池,有的像浅池。
    它们发出的声音,像湍急的流水声,像迅疾的箭镞声,像大声的呵叱声,像细细的呼吸声,像放声叫喊,像嚎啕大哭,像在山谷里深沉回荡,像鸟儿鸣叫叽喳,真好像前面在呜呜唱导,后面在呼呼随和。
    清风徐徐就有小小的和声,长风呼呼便有大的反响,迅猛的暴风突然停歇,万般窍穴也就寂然无声。
    你难道不曾看见风儿过处万物随风摇曳晃动的样子吗?’子游说:‘地籁是从万种窍穴里发出的风声,人籁是从比并的各种不同的竹管里发出的声音。
    我再冒昧地向你请教什么是天籁。
    ’子綦说:‘天籁虽然有万般不同,但使它们发生和停息的都是出于自身,发动者还有谁呢?’”
    《齐物论》篇指出,“齐物论”
    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
    庄周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
    。
    他还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这就是“齐论”
    。
    “齐物”
    和“齐论”
    合在一起便是本篇的主旨。
    《齐物论》篇大体分成七个部分,由表入里,深入浅出,有的放矢,步步为营。
    如第一部分,从子綦进入无我境界开篇,生动地描写大自然的不同声响,并且指出它们全都出于自身。
    如第六部分,借寓言人物之口阐述齐物与齐论的途径,即忘掉死生、忘掉是非,把自己寄托于修真无穷的境域,从而遨游于尘埃之外,这也就进一步说明物之不可分、言之不可辩。
    余下为第七部分,通过两个寓言故事表明“无所凭依”
    和物我交合、物我俱化的旨意。
    “齐物”
    与“齐论”
    是庄周修真经典的又一重要观点,与“逍遥游”
    一并构成庄周修真体系的主体。
    求败继续翻阅,看到了《养生主》篇。
    “养生主”
    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
    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
    “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
    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
    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
    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
    《养生主》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篇的总纲,指出养生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缘督以为经”
    ,即秉承事物中虚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
    “厨师给文惠君宰杀牛牲,分解牛体时手接触的地方,肩靠着的地方,脚踩踏的地方,膝抵住的地方,都发出砉砉的声响,快速进刀时刷刷的声音,无不像美妙的音乐旋律,符合桑林舞曲的节奏,又合于经首乐曲的乐律。
    ……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所喜好的是摸索事物的规律,比起一般的技术、技巧又进了一层。
    我开始分解牛体的时候,所看见的没有不是一头整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