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人老成精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于吉搞的那一套还算不上是宗教行为。
一个宗教之所以成为宗教,是因为它包括教义、教主与教团这三个层面的因素,而这三个因素缺一不可。
相比之下,汉中张鲁所创立的五斗米教,以及死了十几年的张角所创立了的太平道,才更接近于宗教的定义。
至于于吉,虽然也算是精研了道家典籍,更是学得了一身观测气象的超高本领,可相比于张角和张鲁,他更像是一个信徒罢了。
张鲁以五斗米教统治汉中,维护了汉中二十余年的稳定与发展;张角以太平道笼络信众,揭竿而起,差点亡了大汉江山,在高夜心里他们这才叫做宗教运动。
事实上无论是欧洲还是中东,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都对当地的百姓、生活、文化、甚至是统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在欧洲甚至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各国的国王都要受到教皇的认可才能继承王位。
在中东默罕默德一手宝剑一手古兰经,统一了一个纷乱的地域,阿拉伯人自此走上历史的舞台直到现代社会依旧兴盛。
可说实话,中国所谓的儒释道三教,和西方的这些宗教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即便佛家、道家拼命的想要为自己建立一个超然于世外的地位,可发展了一千多年,依旧在皇权之下活的战战兢兢。
对于宗教来说,中国或许是他们的哀伤之地。
高夜从不信教,或许是小时候被轮子功吓着了,所以对宗教毫无好感。
因此对于于吉此番做为,高夜可谓是一瞬间就警惕了起来。
一个精通道家典籍,又懂得观测天气,治病救人的老道士,在民间本就有神仙之名。
如今他来到了书院,见过了那么多的藏书典籍,心中会有些想法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或许道教在中国的出现已经是不可避免了,但高夜绝不会允许道教以及已经出现了的佛教发展成历史上那样。
因此用一个小故事打发走了曹植的高夜,还是郑重的把于吉留了下来。
如今正是乱世,人心思变,于吉想要选在此时分教开宗,绝对是一个最佳的时机。
连年征战,就连高夜这样的人都觉得苦,何况是百姓呢?让他们有一个心灵上的寄托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前提是这种寄托对于自己这一方的统一大业毫无影响。
可权利这种东西,有他自己固有的惯性,一千两千的信众,统治者可以毫不在意。
十万百万的信众,统治者岂有不一夜三惊之理?
想想十字军与穆斯林长达几百年的宗教战争,就让高夜有些不寒而栗。
想想那些狂热的宗教信徒,更是让高夜有些心惊。
在高夜的记忆里,烧死让娜·达尔克的是信徒,烧死乔尔丹诺·布鲁诺的也是信徒,烧死伽利略·伽利雷的还是信徒;从非洲贩卖黑奴的是信徒,在美洲剥印第安人头骨的也是信徒,往大清贩卖鸦片还是信徒。
甚至直到21世纪,不还有9·11这样恐怖的事件,不还有ISIS这样的神奇的国家在全世界制造恐怖袭击么?
宗教可以统治人的思想,可仔细想想,在这个经济落后,信息不畅,文盲率高,百姓又喜欢随大流的时代,这难道不是最可怕的事情么!
高夜实在是难以想像,若是真的有一天中国的皇帝要靠某某天师或是什么什么方丈来认可,高夜觉得自己就算是在阴间都不安稳。
可佛教的进入,已经彻底的刺激了宗教的兴起,这是历史的潮流,即便高夜官居司徒,也无力阻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