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间有几道深深浅浅的皱痕,李宣明穿着合体的常服,昂首挺胸立在安平侯府门外。
    他的身侧,站着与他身高相当的少年李致。
    两人衣着得体,面容如常。
    李宣明与李致在十万大军迁都的途中,吃了不少苦头。
    一路行来,李宣明苍老了,李致瘦削了。
    等两人到了金林城,两人的日子又渐渐好了起来。
    李宣明的嫡长女李静淑受封淑妃,又是天下第一人荀离的唯一弟子,又传言深受皇帝宠爱,因此,李家在常人看来,本该是金尊玉贵的贵人。
    在金林城中,两人衣食无缺,生活得还算体面舒坦。
    但李宣明却是自家知道自家事。
    在旁人看来,李静淑乃是天下第一人荀离的弟子,自是天下无双。
    她又是正一品淑妃之位,在如今的皇宫中,地位只在皇后一人之下,分明是一位地位稳固的宠妃。
    有着李静淑的李家,也该是鼎盛之家。
    可实际上,如今的朝堂重武轻文的势头更加明晃晃了。
    朝中增添了武官的人数,消减了文官的人数。
    李宣明素来在朝事上毫无建树,自文官被消减之后,李宣明便从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掉到了正六品主事。
    按例,有皇妃入宫,皇帝当加封其父,虽然不一定是实权的官位,但通常都会给皇妃的父亲一个体面。
    然而,李宣明未曾得到任何恩封。
    不仅如此,李宣明还没有得到过赏赐,甚至李静淑加封淑妃,他都没有跪谢皇恩的机会!
    李宣明虽然于朝事上做得不甚聪明,可他也不是个傻子。
    大周迁都,皇帝自然是百事缠身。
    可再如何忙,一个“赏”
    字,还是很容易说出口的。
    可李宣明至今没有得到一丝皇恩。
    李宣明不敢揣测圣意,但他也看得清,所谓的“淑妃李静淑深受皇帝宠爱”
    这绝对不是真的,至少,这绝非出自皇帝的真心。
    这样一个传言,李宣明怀疑皇帝就是说给天下第一人荀离听的。
    而令李宣明时时心中难安的是,李宣明觉得,皇帝必然是知道了“李静淑”
    和“李静静”
    的不同,只是碍于荀离的面子,隐而不发,因此,才对他这个皇妃的父亲极为冷待。
    李宣明有时候会感到惶恐不安。
    皇帝少年英才,如今国家危难,可朝堂中大多朝臣都觉得皇帝是位明主,绝不是一个可以糊弄的主。
    现在,他一个小小的正六品主事,却糊弄了皇帝——给皇帝换了一个妃子。
    有时候,李宣明会在深夜满头冷汗惊叫醒来,梦到皇帝下旨,治他个欺君之罪,满门抄斩,祸及九族。
    李宣明又安慰自己,静淑有着荀离这个师父在,皇帝定然会真心待静淑的。
    等静淑武功提高了,李家就更是安全了……
    可李宣明心中明白,要么,荀离能够一生一世庇护他李家,要么,李静淑有一日能达到地阶巅峰以上的修为。
    否则,他这个隐忧,是永远消除不了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