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方腊跟着爹在漆园里砍了一天的漆果,一直到黄昏才收工。
    也是那个时候,方腊才见到小芳。
    说心里话,一天没见,还挺想她的。
    方腊是在厨房门外边看到小芳的。
    小芳竟然在厨房煮饭,正好出来向外边泼脏水,见了方腊立即飞了个媚眼,方腊被电了一下夸张地打了一个趔趄,差点跌倒。
    小芳水一泼,“嘻嘻嘻嘻!”
    笑着又进厨房了。
    这时候,一大家子人陆续过来。
    离厨房很近的有个大一点的房子,原来是放杂物的仓房,方达来了后,收拾收拾当客厅了。
    说是客厅,也是食堂,这里是方家人用餐的地方。
    不过,只要不下雨,基本都在离客厅外边不远的草亭上吃。
    草亭俩边种着不少葡萄树,形在一个自然的甬道,这里又通风又遮阳,地方也宽敞。
    擦好桌子,放好凳子,大家也陆续入座了。
    吃饭就座,在中国是很有讲究的一件事。
    既便是没钱人家,一些基本规矩还是有的。
    长者为尊,位在其上,这到谁家也改变不了。
    有一些人家要是来位贵客,巴结的什么似的,却让自家的老母亲躲到厨房去吃饭,在这里我就不点名批评了。
    这种把外人置于亲人之上的人,不提也罢!
    漆园的方家,每次吃饭的时候,都是方公、方婆上坐,其次才是方腊爹、娘,方腊三婶,四叔、叔母,小姑、姑夫……等长一辈的,然后才是方腊这些晚一辈的。
    方家日常饮食都是些粗茶淡饭,大都不用花钱。
    因为山里的食材花样繁多应有尽有,这就叫靠山吃山。
    自从来到漆园以后,方达负责漆园的生产劳动,虽然他是一家之主,可很多情况下都是老婆说了算。
    因为,方腊娘成了漆园的管家婆,说是管家主要是管钱。
    各位应当清楚,一个在家里管钱的人基本上属于一把手。
    一把手,当然说了算了!
    这就是分工,社会如此,一个家庭也是如此。
    做饭,则成了方腊三婶的事情。
    因为三婶要带俩个小女儿——大囡囡和小囡囡,去哪也不方便。
    三婶是个手脚麻利的女人,一个人把家里的饭菜安排的井井有条,既要让大家吃饱,也要让大家吃好。
    在吃上,三婶没少花心思、费力气。
    家里人也是有目共睹,有胃共享,有口皆碑的。
    今天小芳跟着婆婆出了趟门,办成了一件大事,买了二十几亩山坡地。
    过了午,才赶回漆园。
    不知道是小芳高兴过头了,还是被婆婆用什么话打动,她一回来主动要求到灶上给三婶帮忙。
    按婆婆的意思是过天再来,今天就算了。
    偏偏小芳是个急性子,衣服也不换直奔厨房去了。
    说干就干,绝不拖泥带水,这才是小芳率真的性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