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交易 (第3页)
灾变前的二十年间,包装与保鲜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灾变前留下的食物和饮料只要包装没有破损大部分都还能食用。
只是风味上也许会有损失。
……
若叶村的杂货铺背靠旧体育馆废墟。
是一栋灾变前的建筑。
从结构上看似乎是过去的体育用品仓库。
站在柜台后的店主名叫长谷川,是位谢顶男性。
穿着不知转了几手的灰色西装。
看起来有点像旧时代的中年上班族。
“我昨天晚上见过你,不过话要说在前面,要买东西就抓紧时间,再过一会店里剩下的补给品和枪支弹药都会被警备队征用。”
秦再兴一进店门,店主长谷川就抢先讲了这么一堆话。
“这店里有枪卖?”
“有,但是不多,你看见我身后这挺铁炮了没?这个卖四千円。”
所谓铁炮,就是那种战国、江户时代技术水平的滑膛前装枪。
在废土上算是最入门级的火器。
在秦再兴看来,这东西的实用价值还未必比得上他手里的十字弩。
“有威力更大的吗?”
“我这还有一支猎枪。”
长谷部弯下腰,从柜台下面取出了一把猎枪。
“灾变前的原装货,就是保养的不太好,但是膛线什么的还都在。”
这是一支栓动步枪,丰和工业生产的M1500。
弹仓容量五发,使用七点六二毫米的步枪弹。
灾变之前作为狩猎用的民用枪支在民间有一定的保有量。
与一般的刻板印象不同。
其实灾变前的日本是允许个人持枪的地方。
不过取得持枪资格的手续非常繁琐,品种上也有所限制。
符合规定的枪支大部分是狩猎用的霰弹枪和弹仓式栓动或者半自动步枪。
“这个要多少钱?”
“一万七千円。
不过先说好我可不想收这么多硬币,你要买的话最好拿东西来换。”
废土时代的交易准则与过去大不相同。
尽管十円硬币是所有聚落都乐意接收的货币,但大部分人还是更喜欢以物易物。
毕竟在这个时代有实用价值的物资比铜币对生存更有帮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