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季节,果实累累,收获给人们带来喜悦和幸福。
    在这充满欢声笑语的季节,顏家康的身影出现在南郊镇西南侧的一处秘密所在。
    此处地势平坦,一片区域被铁丝网包围。
    铁丝网内,出现一条笔直的跑道,跑道的宽度大约有40米,跑道一侧出现了几排房间。
    远处一块空地上有人在一个奇怪的圆形圈里旋转,有人在铁架子上做引体向上,有的人在地上坐俯卧撑。
    这些年轻人生龙活虎操练,一名洋人教官双手抱着膀子监督。
    “大人,这块地方很隐蔽,不容易发现,做飞行俱乐部合适。”
    见顏家康表情昂奋,胡伯庸喜滋滋道。
    “一晃半年了,如此荒凉的地方,转眼之间旧貌换新颜。
    时间过的真快,总算如愿以偿!”
    “大人,这半年你可是廋了许多,文青埋怨我,可是我的话你也不听呀。
    你让杨瑞清在纺织厂特意筹建了一座秘密车间,然后带着蒋方震、马特乌斯等洋人,一头扎进去不出来,还不允许我进去,请问到底捣鼓什么东西。
    ?”
    “胡先生,实不相瞒,我们是在改造发动机,你进去也没有用。
    至于本官亲力亲为,目的是在洋人身上偷艺。”
    “大人,马特乌斯等洋人,好像对你特崇拜,时常竖起大拇指,这哪像偷艺分明是大师,你甭想糊弄我。”
    胡伯庸埋怨。
    “胡先生,你跟随本官这么多年,应该了解我的长处。
    洋人的那点皮毛本官一看就会,自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说洋人能不俯首称臣吗?”
    若是承认自己对于“飞行秘籍”
    具有先天优势,在胡伯庸面前无法解释通,毕竟他对自己的身世了解。
    况且美国莱特兄弟飞天壮举仅仅几年时间,而这些情况他也知道,所以顏家康只能假借“学习”
    之名,成为行家里手。
    至于说马特乌斯等洋人,对于顏家康顶礼膜拜,无非是有感于他的“天才”
    倍加推崇所致。
    顏家康通过“学习”
    ,不仅迅速成长,而且还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尤其是顏家康提出的改进建议,让洋人技师大为震惊,认为他在飞行领域绝对是“天才”
    。
    此前,从京城回到周村后,马特乌斯按照顏家康的部署,去青岛招募相关人才,临走之前他画了很多滑翔飞机图纸。
    一个月后当马特乌斯从青岛回来,几乎难以置信,顏家康带着人居然搞出了两架滑翔机,于此同时亲自选拔了一批飞行人才。
    马特乌斯站在两架漂亮的滑翔机前,激动的手舞足蹈。
    其实制作滑翔机,对于顏家康来说是小儿科。
    上学时顏家康就是飞行爱好者,曾自己动手组装模型飞机,对于模型飞机各种数据了如指掌,时下无非是把模型飞机的尺寸放大而已。
    两架流线型漂亮的滑翔机,居然是单翼。
    当时马特乌斯得出结论,顏家康“设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