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氏也是失望的。
    很快,她的目光就投向了龚青宇。
    沈嘉和还是个步入官场的菜鸟,然龚家不同,龚青宇怎么说也是年长了许多岁,而龚家可是真正的掌着实权,不大,但可比沈家这个空架子好上许多。
    “二婶,你那耳坠子可真好看。”
    沈若英看着她,突然说道。
    卓氏一听,忍不住摸了摸耳朵,略带得意地说道:“这是妙香楼新出的款式,侄女也觉得好看?”
    沈若英仔细看了一眼,那是一对翡翠叶子的耳坠,妙的是叶子上面仿佛是个迷你的镂空香薰球。
    “好看,妙香楼?怎么先前没有听说过?”
    她原本不过是拦下卓氏想要说的话,现在仔细看,发现那翡翠的成色也翡翠好,纹理也自然。
    她坐得近,就在旁边,倒比旁人看得更清晰些。
    “这你就不知道了。”
    卓氏抿了嘴笑:“那是东城黄雀大街上新开的一家银楼,别开才开业,生意好得很。”
    女人多数爱美,无关年纪,老夫人即便自己不乐意戴,总要赠人或是送给小辈的时候,若只是卓氏一人之言,她是不理会的。
    但说话的人是这个她素来看重的长孙女,她就让卓氏走近些。
    “确实不错,你这儿媳妇倒是娶对了。”
    府里人少去东城,卓氏既然知道,肯定是和娘家住在东城的吴氏有关。
    李氏娘家不在京都,嫁人这些年也就回去过一次,因而就有些羡慕起吴氏,这个二弟妹低垂着头,模样娇羞可见夫妻感情不错,瞧那头上别着的翠叶簪子,温润滴绿,倒和二婶娘那对耳坠像似一块玉上下来的。
    这么一打岔,卓氏早已忘记要说的话。
    沈若英在一旁微笑,听着祖母同丈夫的谈话。
    慢慢地,龚青宇就有些招架不住了。
    收到他求助地眼神,沈若英露出一抹笑,目光一转看向沈嘉和。
    君子端方,温良如玉,沈家可真出了个俊儿郎,难怪不只是宝华公主,自家那个小姑子也是望眼欲痴。
    “要说媳妇,二弟心事已了,也该轮到三弟了。
    人都说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人生两大喜事。
    三弟怕是不走科举那条道路,如今有了官职也算是一喜了,再有了解语花,三婶就该放心了。”
    沈若英噙着笑,打量起沈嘉和的脸色。
    “承大侄女吉言,我心里也盼着如此。
    只是夫妻不比旁人,这些年我也看清楚想明白了,只要嘉和觉得妥,我这个做娘的就不去指手画脚了。”
    郑氏哪能没有想过沈嘉和的婚事,从沈嘉坛成婚后,她的担忧是一日深过一日。
    就怕哪一天,为了府里的利益,沈家把嘉和的婚事当筹码交换出去。
    只是府里尚未说起,她自然也不会冒然提出,让他们惦记上。
    没曾想,沈若英会突然提起,郑氏不得不摆出态度。
    这也是她的宣告。
    她这做娘的都不愿意指手画脚了,别的房头的人就少费心思。
    至于老侯爷和老夫人那里,倒是有些不妥。
    因为郑氏的一番话,老夫人脸色阴沉,她很容易想到当年的事情,以为郑氏在指桑骂槐。
    屋子里的气氛渐渐有些不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