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因在去年那场抗洪中贡献突出提干的。
    按照普通提干的要求,年龄25岁就超龄了。
    这次,国家为褒奖这些关键时刻舍生忘死,始终把人民利益高高举过头顶的热血汉子,采用战时方法,在火线培养提拔干部,使这些马上面临转业、退伍的老兵重新获得了更好的人生际遇。
    李长志,某舟桥团专业军士,家乡就在洞庭湖区,在抗洪抢险中,他不顾个人家庭受灾,驾驶着冲锋舟先后救出1400多名遇险群众,被灾区人民誉为“水上救星”
    。
    国家主席在湖南灾区看望抗洪部队时,专门接见了他,并亲切地对他说:“我们都要向你学习,不怕疲劳,而且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中央军委授予他“抗洪抢险勇士”
    荣誉称号。
    提干时,他被授予中尉军衔,而此时他已30多岁,转志愿兵多年。
    刘炼,来自基层连队,抗洪时他才刚刚入伍一年有余,在灾区,他像一只小老虎一样,那里最危险就出现在哪里,哪里需要突击他就出现在哪里,火热的军营已经把他熏陶得敢于担当、勇于牺牲。
    提干后,他被授予少尉军衔,而此时,他才刚刚过完18岁生日。
    赖显刚,塔山部队军乐队成员,在抗洪一线,他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给广大官兵带来了精神食粮,提供了巨大动力,被誉为抗洪前线的“宣传尖兵”
    。
    提干时,被授予中尉军衔,而此时,他已33岁,小孩都会打酱油了。
    时势造英雄,板荡识忠臣。
    在国家造受巨大灾难的时候,正是一个个像他们这样的人,挺起了脊梁,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彼时的英雄,都是其所熟悉专业上的行家里手,来到集训队,却要面临专业的迥异、体能的差距、纪律的严苛。
    集训队是培养基层指挥军官的,很多时候要靠腿吃饭。
    没有过硬的腿功,五公里武装越野是跑不下来的,没有过硬的腿功,长距离拉练是走不下来的,没有过硬的腿功,在战士面前是抬不起头来的,因为你没有“谁英雄、谁好汉,训练场上比比看”
    的勇气和底气。
    英雄就是英雄,英雄的可贵之处,就是无论在哪里,无论前面是刀山还是火海,他都不会畏惧,不会趴下。
    在共同科目面前,英雄必须把头上的光环摘掉,大家就像进了澡堂子一样,一切都是一样一样的。
    队里为了让他们更有“英雄之气”
    ,采取了结对子的方法,“一帮一,一对红”
    。
    每个区队把人员分成了好、中、差三个班,差班就是突击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