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叶洵看着两本名册心情不赖。
    柳东川噙着笑意,忙道:“太子殿下,您的来意卑职已经清楚,抑制土地兼并之风势在必行,地主豪强霸占农户的土地也也需要尽数归还百姓。”
    “只是......只是今后百姓若是再遇青黄不接,百姓手中没有粮,如何是好?”
    此话落地。
    一众官吏皆是向叶洵望去。
    土地改革可以,但法子必须要有。
    怎么改才能让百姓不至于饿肚子,这才是最主要的。
    光是将百姓的土地变为永业田,这根本就不足以解决问题。
    粮食才是根本。
    这事也是最令魏南头疼的事。
    地主豪强可以打,土地可以还给百姓,但青黄不接的时候,怎么办?
    那岂不是又要找地主借粮,那土地岂不是又要抵押给地主?
    这是死循环呀。
    叶洵倒是波澜不惊,让苏瑾将自己写的法子拿了出来。
    他这改变积贫的办法不要太多。
    不过,这法子他都没跟叶澜天说,说了也没用,好法子多了,但执行不下去,亦或是执行途中变了质,适得其反。
    所以叶洵来到了山东,来到了田间地头,要将官吏抓在手中,眼瞅着政策执行下去。
    至于县太爷们的一些灰色产业,叶洵打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原因无他,他没有能力也不可能,将全天下的官吏都搞成清正廉洁的父母官。
    只要你不动百姓的地,不动百姓的粮其他都好说。
    苏瑾从布袋中将东西拿出来,给了众人一人一份。
    众人接过纸张眼前一亮,到底是太子爷,就是阔绰,金贵的纸张随便用。
    柳东川接过纸张,上面用正楷写着三个大字《青苗法》。
    魏南亦是一愣,太子爷可从来没有跟他透露过,连土地法都搞好了?
    众人看着青苗法先是一愣,后是一惊,看的津津有味。
    不过这不是土地制度,而是......而是朝廷借贷?对,就是朝廷借贷。
    他们看着,叶洵缓缓讲解。
    “此青苗法,就是抑制土地兼并的根本举措,目的就是抑制地主豪强对百姓的盘剥,同时还可以为朝廷开源,达到“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使得我大夏强兵富民。”
    “朝廷借粮给百姓,这利息由朝廷来收取,总归好过由地主豪强来收取。”
    “而且地主豪强的利息是多少?五倍,十倍乃至几十倍的利,他们简直就是在喝百姓的血!
    咱们朝廷只收两成的利,一成半的利上缴朝廷,剩下半成利一半入县府库,一半入城府库,用于县城的日常维护。”
    ωWW.
    听闻此话,魏南一愣,半成利给各县和各城?
    那谁来监管?
    魏南张了张嘴没有言语。
    太子爷是对的,若是不出这半成利,那就要出五成的利,这是现实,百姓只会更惨。
    柳东川和一众烟城官吏皆是一惊。
    这......
    这种朝廷直接发起和干预的民间借贷制度,他们还是第一次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