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下半的打击从中坚手宫城开始。
    投手大和第一球便是一颗目测球速超过一百四十公里的内角直球。
    带着观察对手球路任务的先头打者宫城放过了这一球没有挥棒。
    “这球打得到!”
    这是宫城看过第一球以后的第一反应。
    经过最近一阵时间利用发球机的特训,和平学园的大部分选手对一百四十后半甚至一百五十公里的快速直球在视觉层面上已经能够适应。
    接下来就是看得到是否打得到的问题了。
    第二球依旧是直球。
    位置似乎比上一球还更甜。
    宫城毫不犹豫的挥棒。
    也确实的击中了来球。
    但不知为何,球没有像预料中一样飞向外野,而是直奔游击手的方向变成了一个內野滚地球。
    雪风幸男轻松的接住来球传向一垒。
    封杀出局。
    “比想象的要重。”
    回到休息区的宫城这么向队友描述了大和山斗的投球。
    身为第一棒虽然没能取得安打,但至少完成了观测对方投手的任务。
    所谓的“重”
    ,指的是对方投球的球质重。
    被称为球质重的投手投出的球更难被打出长打。
    大体上来说球质重的投手可以被分为两类。
    一种是球在进垒的瞬间会产生微妙的变化。
    而打者挥棒时难以确实的击中球芯而形成的地滚球。
    这种类型的投球比较容易用科学的角度去进行分析。
    但今天的投手大和山斗属于另一种,即便是击中了球芯依然难以打出远距离飞球的类型。
    这种形态的重球难以用科学的角度去解释。
    关于此类投手有各种都市传说一样的理论,汇集起来更像是玄学。
    “大概和旋转的频率或者角度之类的因素有关吧……”
    关于球质的问题,矢部明男是旋转频率派的信奉者。
    作为一个兼职投手,他也曾经试图依靠手指在出球瞬间的时候发力来增加球的重量感,但似乎并没有实质的成果。
    第二棒打者,一垒手正冈济。
    自从开场失误造成对手上垒以后,他的集中力似乎又恢复了许多。
    但是此前几天队友进行针对性打击训练时他的缺席导致了视觉上对快速球的不适应。
    连续对直球空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