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王余年的新生活 (第3页)
且大明只对华人之外的族群,要求比较严格。
所以华人内部,就并没有彻底的执行下去。
王余年的家里,也依然遵循旧称。
听到熟悉的声音,他立即抬起头来。
咧嘴一笑,大声回应道:“好好好!
我把这块地种完,就回家吃饭。”
。
说着,就继续埋头种起甘蔗来。
但很快,他身旁就多了一道矮小的身影。
也学着他的动作,往地里种着甘蔗。
王余年马上心里一暖,但面上,还是强装严肃道:“你在这里干什么?别把手脏了。
快回去写字,读书才有大用处呗。”
。
自大明推行公·务员制度以来,学历,就成了第一道门槛。
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只要会读书写字,薪资水平,就比常人要高。
所以这使得大明社会,普遍重视教育。
再加上大明官方,也对教育这一块,下了大力气。
不但实行六年义务教育制度,还对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发放奖学金。
像王余年家的三个孩子,除了最小的只有三岁,达不到入学条件外。
其它两个八岁、九岁的孩子,都分别上了三年级和四年级。
由于先前在新山那边,接受过更好的教育。
所以迁到新华省以后,两个孩子的成绩,都非常喜人。
并且因家里遭了变故的原因,两个孩子,也十分刻苦认真。
像那奖学金,就基本没落下。
尽管每个人,一个学期只有五十华元。
但加起来,也有一百。
他们一家刚迁来的那会儿,家产基本都被充公了。
若不是靠着微不足道的积蓄,以及这点可怜的奖学金,他们还真支撑不过来。
每每想到这,王余年就非常感慨和愧疚。
毕竟这奖学金,是给孩子们的。
可叹他这做父母的,还要拿孩子的钱来补贴家用。
因此平时,他都不让孩子下地。
这样的话,也好缓解他心中的愧疚之情。
(稍后还有两更,遵守昨天约定。
谢谢静静的书呆、黄薯、愿得一心人、好人好梦、深红色的小熊、秦汉唐明、李毫等书友们的支持与体谅。
)(未完待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