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大明发生夺门之变这样的皇权斗争时刻,遥远的漠北蒙古同样出现了腥风血雨,瓦剌首领也先召开了蒙古诸部会盟,正式向全蒙古宣布自己继承大汗之位,否定了黄金家族传承数百年的法统。
虽然脱脱不花傀儡大汗出身,能力非常中庸还向大明俯首称臣,让许多蒙古部族给视为耻辱。但是成吉思汗曾经给蒙古人带来了无上荣光,其后人继承大汗法统已成为草原共识。
不管也先如何解释,自己并没有弑君以下犯上,脱脱不花是死在了胞弟阿噶巴尔济手中。可这种说词忽悠下三岁小孩可以,也先称汗意图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怎么可能让蒙古诸部贵族信服?
摆明了你这老小子是大逆不道之辈,企图谋朝篡位才有了脱脱不花身死的经过,怎么有脸说出是为大汗复仇才起兵攻打鞑靼部的?
更为重要的是,明朝方面传来了诏书,宣布皇太子勐可即将要返回鞑靼部继承汗位。黄金家族血脉都还没有绝嗣,哪轮得到你担当什么大元天圣可汗,也配?
当然无论怎么心中不满,脖子也硬不过钢刀,也先当众斩杀了几个“出言不逊”的蒙古贵族后,剩下的各部族首领立马领悟了后世一句至理名言——“枪杆子里出政权”。
于是乎在强权的压迫之下,蒙古诸部贵族与也先共同祭拜长生天,宣布新一代的蒙古天圣可汗即位,同时也意味着从成吉思汗到元顺帝一系,正统大元乃至于蒙古君王的传承“旁落”。
哪怕也先依旧打着大元的名号,实则连北元的法统都已经丢失,广袤的草原上再无“大哉乾元”的传承,只剩下了蒙古可汗。
本来也先登上汗位,就是靠着兵马多、拳头硬这两点达成的,引发了大部分蒙古诸部贵族的不满。让他在土木堡一战中达成的声望崩塌,面临跟脱脱不花俯首称臣后,大汗威严扫地一样的局面。
理论上藏有隐患的可能下,按照也先之前的雄才大略,应该会很敏锐的察觉并且想办法消除。结果不知道是被汗位冲昏了头脑,还是被权势给膨胀了野心,他在称汗之后连出昏招。
早在攻打鞑靼部之前,也先就与阿剌知院达成了协议,称汗之后把太师之位授予对方,作为忠诚跟出生入死多年的奖赏。
可是瓦剌一部的崛起,早在也先父亲脱欢在位之时,靠的就是蒙古太师带来的权威跟尊荣。可能没有谁比也先更加清楚,这个位置的重要性跟潜力,哪怕阿剌知院一直忠心耿耿陪伴左右,他也不放心把太师之位拱手让人。
于是乎也先背弃了誓言,把本应该加封阿剌知院的太师头衔,加封了给自己的儿子,毕竟关键时刻还是自己血脉更为靠谱。
但偏偏太师也先犯了与景泰帝朱祁玉相同的大忌,那便是绕过长子博罗纳哈勒,先立次子阿失帖木儿为蒙古太师。
景泰帝朱祁玉打压老牌勋戚加上立幼的骚操作,如果不是历史改变碰到了沉忆辰,太上皇朱祁镇夺门之变说不定就成功了。如今尊为可汗的也先,身边可没有一个沉忆辰来帮助他改变历史。
这样操作的结果,就是阿剌知院怀恨在心,长子博罗纳哈勒与其部族严重不满,再加上称汗导致蒙古诸部贵族不服,简直是把路给走绝了,陷入了“众叛亲离”的下场。
武力强盛之时,众人皆敢怒不敢言,看似平安无事。只要也先或者瓦剌内部出现什么动荡,整个稳固的局势瞬间就会分崩离析。
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史上瓦剌强横无比,兵临明国京师城下后,没过几年仿佛销声匿迹了一般,再到蒙古大军攻打京师的时候,已经到了百年之后的俺答汗。
原因就在于也先后期昏招频出,完全跟之前英明神武的形象判若两人,自己把自己给作死了。
当然,哪怕就是如此,蒙古大军依旧是悬在明国头顶上的一把利剑,每年对于九边的侵扰跟掠夺,导致军民伤亡无数。就犹如在巨龙的身躯上划开了一道无法愈合的口子,大明同样在对峙中时时刻刻的失血衰落下去,最终两位世敌被女真给覆灭。
也先完成了对于蒙古诸部梦寐以求的整合后,立马就把目光瞄向了宣大防线背后的腹地。要知道去年土木堡之战,导致宣大数百公里烽燧堡垒,几乎尽皆被摧毁,想要犯边可以说如入无人之境。
后来京师之围解除,十一月景泰帝朱祁玉下令,让广宁伯刘安负责修葺沿边各关隘,总算是堵上了一些关键地形的窟窿,让宣大防线恢复了预警的基本作用。
同时这道修葺关隘的命令,算是开启接近百年的明长城大规模兴筑历史,直至嘉靖年间才算是彻底成型,有了完整的九边概念。
另外某种意义上来说,明长城的大规模兴筑,意味着明朝整个战略方针由攻转守,再也无力对草原进行大规模的征讨。
现在修葺过的宣大防线依旧脆弱,也先就抓住这段时间调兵遣将进行犯边。一方面难度大减可以更为深入明国腹地,掠夺更多更珍贵的物资以及人口。
另外一方面也先心中同样清楚,自己废除黄金家族血脉登基为新汗,必然会遭至诸多的不满跟记恨。想要获得更广泛的支持,就必须让蒙古诸部得到好处,意识跟着自己有肉吃。
肉从哪里来?
当然是从明国这群两脚羊身上榨取,趁着宣大防线还未修葺完毕,此时不取,更待何时?
几乎就是在夺门之变结束过后的数天时间里面,宁夏、山西、北直隶、辽东绵延千里的边境,处处烽火传来了鞑虏犯边的军情。
其中有虚有实,骑兵为主的蒙古兵马,占据着极大的机动优势,根本无法推测他们的主攻方向,明朝防守的边军极其被动。
这就是为什么,沉忆辰始终坚持主动出击北伐,因为大明漫长的边境线防守是防不过来的。哪怕修建延绵万里的长城,依旧是治标不治本,最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