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一出,梁帝的疑虑便彻底被打消了。
    沈安的安排合情合理啊!
    他没办法拒绝!
    大臣们也对此也没有意见了,沈安这话太圆滑。
    逃不让人逃,但却留了一条能让人逃走的通道,而且清水关现在处于沈安的掌控之中,很安全。
    还只留下了东宫卫率的两万人马,徐昊天的近八万新军和天子御卫也能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
    不过,太子皇甫胤安的脸色却并不那么好看。
    让他堂堂太子留下断后,他心里不爽啊!
    可沈安拿士气说话,他能怎么反驳?
    这件事上,他确实没有转圜的余地了,但要是不给沈安上点眼药,他心里这股气出不了。
    “沈安此计可行,体现了他公忠体国,一心为我大梁的拳拳忠君之意。”
    “不过父皇,儿臣以为既然我们准备携百姓随行,为表皇恩浩荡,不如让百姓也与我们一同去龙安县吧?”
    他朝梁帝拱手说道。
    他的话看似在为朝廷和百姓考虑,其实暗指朝廷囤积的海量粮食。
    在场的君臣都是聪明人,岂会不明白其中的含意。
    古代,有粮便有人,有人便有兵,有兵便有军,有军便有争夺天下的底气。
    大梁粮仓殷实,便是梁帝和众多大臣再图东山再起的根本。
    “陛下,太子所言极是,如今大梁内忧外患,朝廷以民为本,才让京城百姓随行以免受战祸荼毒,随行龙安才能体现陛下君民一体的决心。”
    魏德鑫再次出班上奏。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表示赞同。
    沈安低着头冷笑,你那些粮食确实很诱人,但我还真看不上!
    老子够够的!
    真是小人之心!
    只是你们这样做,怕是回头会给自己添加麻烦!
    龙安可没有兴建大型粮仓,我倒要看看你们去了之后把粮食放哪里去!
    “若陛下如此决定,微臣便立刻派人通传龙安县令,清空住宅,以便陛下驻跸,并安置百姓。”
    沈安说道。
    梁帝摇了摇头,他说道:“不可,粮草乃是国之根本,龙安只是小小县城,怕是容不下那么多粮草。
    也安置不了那么多百姓。”
    “沈安既然肯为国尽忠,死守虎啸关,那朕也不必去龙安了,朕便直接驻跸云州府衙所在的龙朔。”
    “听闻云州已经修建其四通八达的水泥路,快马行走的话,从龙朔到龙安也不过半日路程,无碍东迁。”
    作为帝王,他的格局明显要比太子和一种朝廷大得多。
    眼下他和沈安是友非敌,无谓再做这些猜忌的小动作。
    “陛下英明!
    云州別驾和司马正率军驻屯关外五十里处,微臣这就让他们去安排。”
    沈安恭维地说道。
    这是他最想看到的结局!
    他若是率军守御虎啸关,必然会造成云州空虚,若是梁帝肯去龙朔的话,有徐昊天的八万新军和天子御卫在,云州便会安全得多。
    “此事就这样定了!
    沈安你去办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