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不过这也无关紧要,十万大军加上王检父子和蒙殄,足以在乱世中打出一片天地。
当黄巾乱起之时,秦正得知这个消息,便知道这是一个大好机会,奈何麾下空有兵马,却未经训练,战斗力有限,这才没有行动,待得练出三万精兵,这才动身中原。
在打探王蒙两家消息的时候,秦正也刻意了解到了一些大汉的情况,包括社会形态与历史事件,并且不得不承认,大汉能绵延国祚四百年,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
并不是说大秦的制度有问题,而是前世的他用错了时机。
乱世用重典此言不假,但大秦初立之时,尽管算不得和平,却也不算乱世,故而重典并不适用。
当真正的太平年代来临之时,大秦森严的制度甚至可以建立一个完美的,传承数百年的大朝。只可惜,六国初灭,大秦表面风平浪静,实际上暗波涌动,只因有他这根定海神针,才不突显,他一死,便风起云涌。
过分森严的等级制度让那些六国百家之人看不到上升的可能,于是为了富贵铤而走险,这也是他们在大秦倒塌之后宣扬暴秦苛政的主要原因。
正是因为这样,秦正才明白若要令大秦复辟,光是拥有傲视天下的军队还不够,还要有足够正确完善的政治形态和源源不断的人才发掘。
但他思考数年,也没有想到完美的解决方案,只得先聚集人才,共同商议才能够得出结论。
而聚集人才最重要的一点,便是积攒声望,没有有才之士会跟随一个西域领主逍遥西域,在那些大才眼中,与其在西域称雄,还不如在大汉安安稳稳做一小吏。
秦正若要想捞一些声望,对抗黄巾军便势在必行。这样,一来可以树立忠于朝廷的名声,二来在大汉求个一官半职也好增长声望。
秦正曾仔细分析过现在的形势,大汉如今的境况和当年大秦不同,大秦覆灭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
自己错信李斯而行乱世暴政,最终引来六国之人的反感,复国欲望愈发强烈;北使蒙恬章邯驱匈奴筑长城,南派任嚣赵佗扫古越守岭南,分散了大部分秦军兵力;而自己一心求长生,却暴毙于东巡之时,导致赵高李斯矫旨,使大秦自上而下动荡不安,让六国之人看到了可乘之机。
种种原因,才导致如日中天的大秦在数年之间土崩瓦解,而大汉得民心久矣,虽近年逐渐腐化,但更多的百姓愿意相信朝廷而不是黄巾,这便是民心所向。
而大汉积蓄四百年,除王莽外,再无人牵动大汉根基,若想推翻大汉,单凭普通的平民阶层绝对不够,还要煽动各路诸侯的野心。
秦正自然有野心,但他现在更需要的是一个诸侯的身份,所以,在听说卢植战败的消息后,尽管麾下十万士兵仅有三万训练达到他的预期,他还是匆留下训练未成的七万人镇守西域,自己却匆匆动身,随三员大将领着这三万雄兵东进玉门关与阳关,进入大汉疆土。
他们本来可以直下雒阳,直接进入虎牢关,秦正却同麾下三员大将商量,改变了行程。
他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若是挥军经过雒阳,被草木皆兵的汉军攻击便是无妄之灾,二则是若直接进入虎牢关,行军便要听他人调度,完全不符合他们的性格,取得的功劳自然也要分给调度者,也不符合秦正立下大功进而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