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与房陵之间,横跨一座神秘的安桥,它连接着江东的荆州领地——孟达当年试图征服的秭归之地。
    另一条通道,木阑塞,通往神秘的汉中,此处亦临近西城军的防线。
    而西城郡,即今日的魏兴郡,曾是申耽胞弟申仪的领土,此刻依旧如此。
    此刻申仪坐镇魏兴郡治所西城,静候大战落幕。
    申家当年的影响力遍布数百家族,这些家族不论大小,散落于上庸三郡的各个角落,皆尊申耽为领袖。
    但今非昔比,申耽的时代已成为过往,孟达统治下的众多家族已被其压制,幸存者纷纷逃离故土,投奔魏兴郡的申仪麾下。
    正因如此,申仪方能在上庸与孟达分庭抗礼。
    如今,上庸动荡不安,申耽窥见了时机,他应当重返此地。
    想当年,他对抗张鲁,北拒刘表,西阻张绣,申耽的威望与能力即使消逝已久,他仍是昔日的上庸主宰。
    抵达西城郊外,他们并未急着进城,而是耐心等待。
    不久前,他们收到情报,孟家已走到尽头!
    孟达守护的上庸城被其副将李辅背叛打开,但这并非最惊人的,更令人震惊的是,当孟达企图顽抗时,他的背部遭人狠刺一刀。
    下手的是他的亲外甥邓贤,而邓贤此举背后的原因简单明了。
    孟达曾对他说,期望在他百年之后,能辅佐孟兴。
    然而在孟兴降生之前,孟达却承诺,一切将属于这位外甥。
    刀尖刺入孟达的腰部,仿佛直戳他的心窝。
    孟达倒下,上庸城随之沦陷。
    司马懿毕竟非关羽,他们亦非吕蒙,无法重现荆州战役的辉煌。
    此事太过突然,刘禅也无法周全应对。
    当前的局面已成定局,他无计可施,唯一的希望便寄托于身旁的申耽。
    "
    老将军,我们现在该如何行动?"
    申耽听到刘禅的询问,沉默片刻,只吐出一个字:"
    等待!
    "
    随后,考虑到刘禅的地位,他补充道:
    司马懿已攻占上庸,宛城的局势尚不明朗。
    司马懿狡猾无比,绝不会让自己后路出现隐患。
    同样,他也绝不会放弃上庸这片土地...
    然而,除此之外,洛阳的那位决不会轻易放手。
    荆州,这片疆域的军事权柄至关重要,它乃边陲要塞,兵家必争之地。
    曹叡怎会甘心就此罢休?
    因此此刻,司马懿别无选择,只能速战速决。
    在洛阳察觉之前,正如孟达所料,宛城至洛阳,洛阳至宛城,即使是最快的骏马疾驰,单人往返也需月余。
    即使日夜兼程,也需半月之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