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晋暗骂一声,自己怎么忘了这茬了呢。
    古人的确是非常喜欢将军士的数量进行夸大的,想那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曹军号称雄兵百万,实际上连这个数目的三分之一都没有。
    目的也很简单,便是对敌军进行震慑。
    不过...
    这老于的来历的确有些神秘,此人在这黑风寨上也有些年头了。
    当时见这老者略通笔墨,为人又十分低调,徐大胡子也没多问来历。
    只是经过考察之后,便放心的将账目一事交给了他。
    在此之前,这黑风寨上可到处都是糊涂账。
    不过在老于成为“账房先生”
    之后,的确没有出过什么岔子。
    徐晋目光闪动,不禁脱口道:
    “老于,你怎么对明军的事情这么清楚?”
    “说来话长啊...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既然大当家想听,那小的今日便如实相告吧。”
    老于轻叹一声,饱经风霜的脸上闪过一丝追忆。
    原来,这老于本是南阳府人士。
    崇祯元年时陕西大旱数年,赤地千里,饿殍遍地。
    朝廷对灾民的惨状视若无睹,各级官吏依旧卖力的搜刮贫苦百姓。
    饥荒归饥荒,“三饷”
    是万万少不得的。
    时有一名叫王二者,愤而起义,一时间灾民纷纷响应。
    所到之处无不是杀知县.开粮仓以赈济灾民。
    极短时间内便聚拢了数千饥民。
    那时,这老于在老家犯了点事被通缉,听闻王二的大名后,仰慕之下便从河南来到了陕西投奔。
    不过,王二的起义很快就被扑灭,两年后便死于刀兵之下。
    解决掉一个王二之后,更让朝廷头疼的闯王高迎详之辈又杀了出来。
    此为后话,暂且不提。
    话说当初王二兵败之时,老于此前因为作战有功已经当上了一名什长,手下也有八九个步卒。
    这首领一死,大部队也随之被朝廷剿灭。
    只有寥寥数十人成为了漏网之鱼,老于便是其中一个幸运儿。
    他一路躲避官兵的搜捕,千辛万苦的回到了老家南阳,不久之后又流窜到了湖北加入了当地的一支小规模起义军。
    听到这里,徐晋不禁一头黑线。
    此人还真是个造反专业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