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3页)
可这事儿林鸿文高兴,也有人不高兴。
程宇便是第一个不高兴的,原本他身兼两职,虽然辛苦,但也还能应付,徐世淮看他辛苦,也总是多给他一些工钱。
如今这个空缺让林鸿文补上了,钱自然也就少了。
林鸿文虽然年纪不大,但还会察言观色。
他看出程宇不高兴,没什么事儿就不在他面前晃悠,以免被挤兑。
连着几日,林鸿文都跟在郑云身后,一边看他抓药,一边记着药材的名称、形状以及摆放位置。
晚上郑云收工了他也不闲着,自己点灯熬油的在药斗旁继续熟悉药材。
徐世淮有时得空,也会跟他讲解一些药材的用途,林鸿文都一一用心记住。
15.
临近过年2,医馆里冯婶儿忙着里里外外的打扫房子,林鸿文有空也会帮她一起收拾。
这天正打扫书房,林鸿文随手从书架上拿了本书,封皮上四个字——海国图志,翻了翻,里面讲的是各国人文历史。
再一瞅,那整层架子都是这书,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卷。
林鸿文不解地问:“冯婶儿,徐大夫还看这些书啊?我以为都是医书呢。”
“这不是老爷的书房”
,冯婶儿笑着说,“老爷的书房我昨天拾掇完了,这是少爷的书房,这些书都是他以前买的。”
“可我怎么从没见过他?”
“听老爷说,少爷在英吉利读书呢,那地方远得很,坐轮船要坐很久才能到”
,冯婶儿想了想说,“这一晃少爷走了快两年了,估计也快回来了吧。
唉,赶快回来吧,省得老爷总惦记他。”
“徐大夫怎么会让他去那么远的地方?”
“这说来可就话长了”
,冯婶儿说,“老爷原来给一个大官看过病,病看好以后,那个大官准备了重金打算酬谢老爷,可是老爷除了诊金之外,再不肯收其他。
那个大官便始终觉得欠了老爷一个大人情,老爷一家搬到这里来这些年,两人也一直有书信来往。
后来那个大官听说少爷一心想求学报国,他就作了举荐人,让少爷去了英吉利。”
林鸿文想自己这辈子可能都去不了那么远的地方,回过神看看手里的书,“冯婶儿,这里的书,我能借来看吗?刚才只是翻看了一下,就觉得很有趣。”
冯婶儿想了想说,“这事儿你还是跟老爷说一下,我想他肯定会答应,不过你还是告诉他一声的好。”
林鸿文点点头,把书放回原处,接着帮冯婶儿打扫屋子。
翌日,林鸿文抽空跟徐世淮说了一下想借书的事儿,徐世淮只是嘱咐他,看完了记得放回原处。
林鸿文得令就把海国图志拿了出来,每天得空便低头读书。
大年三十那天下了场雪,医馆里没什么人,林鸿文正在门前扫雪,忽见远处两个身影特别熟悉,待看清人就扔了扫把一溜烟儿地跑了过去。
————————————————————————————————————
1今道里区中.央大街
21899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