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苏维埃”
    级1939年5月13日的技术指标如下设计标准排水量259150吨、满载排水量265150吨。
    全长538.8米,水线长520米,最大宽度77.8米,水线宽72.8米,满载吃水20.8米,型深33.4米,在主尺度上和“天照”
    级有着惊人程度的相似,“伟大苏维埃”
    级同样采用了长首楼型舰体,从上至下依次为首楼甲板、上甲板、中甲板、下甲板、平台甲板、支撑甲板和内底,上甲板为强力甲板。
    艏舯艉部干舷高分别为19.2、12.7和17.9米,设计初稳性高6.8米,舰体长宽比7.14:1,比较肥胖。
    主炮塔前二后一布局,外观及总体布置明显地类似UP-41。
    由于UP-41本身是“维内托”
    的改型,因此西方国家无不戏谑的将“苏联”
    级称为“维内托斯基”
    ,倒也不算太过分。
    舰员编制3328人,其中包括224名军官、452名海军准尉和2562名水兵(一说2584人,包括132名军官、350名海军准尉和2102名水兵,这一乘员组编制人数对于“伟大苏维埃”
    级来说显然太少)。
    “伟大苏维埃”
    级装备了3座三联装MK-1型530毫米主炮塔,该炮塔是以沙俄时代的406毫米炮塔为基础设计的,由列宁格勒的“街垒”
    和“布尔什维克”
    厂生产,到1940年才进行了第一次试射。
    炮塔使用一套包含300个406毫米直径滚珠的滚珠轴承装配到圈座上,另有408个垂直滚柱用于承受火炮射击时对炮塔的后坐力。
    火炮独立俯仰,固定在+6度实施装填。
    将火炮俯仰时间计算在内后,火炮在小于20度、20-27.5度、2.75-30度和30-40度仰角时的持续射速分别为5.2、5.0、4.8和1发/分。
    炮塔弹药基数600发,另有612-624个全当量药包。
    3门炮之间用4道120毫米装甲板分割成独立的防火战斗室。
    B-37型530毫米炮预定生产380门,但直到“伟大苏维埃”
    级计划其他三艘舰的建造被取消,总产量也不过区区16门。
    曾经在设计阶段讨论的500、500、533和570毫米主炮均因技术难度太大全部取消。
    列宁格勒保卫战期间,530毫米火炮曾经参加了对德军远程炮兵的炮战。
    24型装备有12座双联装152毫米副炮,装填角度+8度。
    仰角16度以**速为7.5发/分,30-40度之间的射速降低到4.8发/分。
    另有8座双联装100毫米高射炮,1941年1月,又在后甲板加装了4座双联装炮塔。
    “伟大苏维埃”
    的轻型防空武器很有魅力,她装备了16座带稳定器的46-K四联装37毫米机关炮。
    而当时其他国家还没类似的先进设计。
    24型武器性能如下所列:
    性能、炮塔编号MK-1、MK-4、MK-14、46-K
    火炮型号B-37、B-38、B-5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