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卓悦商城想要介入C2C市场,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卖家和买家的信用问题。没有信用保障,两方之间的交易会显得非常困难。
这个时候就需要提到逸嘉钱包,在最开始的时候,逸嘉钱包就需要用户实名制。只不过为了能够吸引到大量的用户,逸嘉钱包并没有强制用户进行实名制。用普通的手机号码、邮箱注册进行绑定,也能够使用支付宝。
逸嘉钱包向所有的用户发出了通告,为了逸嘉钱包的资金安全,要求用户实名制,不在限定时间里面完成实名认证,逸嘉钱包会停止对用户的服务。
不同的账户情况,完善身份信息的办法会有所不同,包括绑定银行卡、上传身份证照片、填写个人信息问卷等等,用户可以根据页面提示来操作。如果已经给逸嘉钱包账户绑定手机,平时在逸嘉钱包里交水、电、燃气、有线电视费,在逸嘉钱包里买火车票、买机票,都可以提高身份信息完善程度。
尚未补全身份信息的账户部分功能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受到影响的程度跟用户身份信息的完善程度相关。例如,账户的余额支付功能需要身份信息完善程度达到一定等级才能使用,但如果使用网银或者银行卡快捷支付方式付款,并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为了尽量减小办法实施对用户体验的影响,逸嘉钱包提前通过各种方式提示和引导用户对身份信息进行补全和完善。
用户对于保证自己资金安全的举措,大部分是能够理解的,在极短的时间里面,有超过两亿用户进行了实名制。
在超过一半以上的用户进行了实名制之后,逸嘉钱包推出了自己的信用体系。利用大数据平台分析用户所有的消费行为和资金来往,给用户评出一个信用的评分。这个信用评分是建立在实名制的基础上面,要比云淘的信用体系更加可信,也更有威慑力。
根据用户的信用等级,逸嘉集团推出了花呗功能。逸嘉钱包花呗功能跟信用卡有些相似,比如说消费者可以通过花呗来提前购物,下月再将钱还上,花呗的额度会根据复杂的大数据测算以及结合消费者支付习惯等来进行确定。不同的是,花呗现如今还仅限在卓悦商城进行网络购物。不管怎么样,在最长为41天的免息期内,消费者网购确实有了一个更为简便的途径。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以往的信用卡产品申请,为了保险都会设置一定的条件限制,尽管近年来这些限制不断降低,但如果要办卡还是要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核程序,并且还要为此支付年费、卡费、丢失再补的费用等,逾期未能偿还借款还将记录到个人信用记录,直接会影响到今后的贷款行为,令人忌惮不已。
而逸嘉钱包的花呗显然要简单的多,透支功能与信用卡无异,但是却给了消费者更多的个人空间,也不至于将消费者在购物环节产生的垫资压力转到银行方,进而将风险归到银行端,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对整个信用体系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
逸嘉钱包的信用体系和花呗的推出,就是给卓悦商城C2C业务打好基础。信用系统能够降低卖家和买家之间交易的风险,买家在选购商品的时候,也会关注到卖家的信用如何。而花呗的存在,客观上给了剁手党一个消费的理由,不至于因为财务的问题而买不了。当然了,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要是用户还不上第一期,那么就没有后续的结款,更会影响到用户的信用分数。
在国家级别的征信体系没有完善的情况下,逸嘉钱包这种信用分数,有理有据,未来会成为很多机构和组织对于个人用户的评价依据。
云淘对于逸嘉集团和卓悦商城的联合动作非常关注,也隐约地猜到这一切的动作都是给C2C做铺垫。可是云淘没有任何的办法,只能够眼睁睁等着卓悦商城推出C2C业务。
马运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性格,绝不会等着卓悦商城进入C2C业务。云淘公司是以B2B业务起家,接着是在C2C业务上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巨量的流量和广告收入,成为了国内互联网行业中的巨头。
可以说,B2B业务是云淘的根本,而C2C是云淘的核心,两者缺一不可。要是云淘失去了C2C的垄断地位,那么云淘公司的地位就会一落千丈,主要的收益项目会大幅度减少。
马运不会看着云淘逐渐死亡,他觉得联合企鹅,展开最深层次的合作,共同抵挡逸嘉网络和卓悦商城的强势。
云淘和企鹅之前达成过一个松散的联盟,在流量和资源上面展开过合作。可是两者都有自己的心思,甚至是有当黄雀的心思。现如今,两家公司都受到了压制,要么一起等死,要么就殊死一搏。
马运和马画藤的协商还没有结果,逸嘉网络和卓悦商城就公布了两家公司的合作计划。逸嘉网络和卓悦商城共同成立了C2C平台,由卓悦商城负责具体的运营,而逸嘉网络则是利用社交平台和即时通讯对平台进行推广。
可以说,卓悦和逸嘉完成了马运和马画藤正在筹划的事情。
利用社交网络为购物平台引流,除了增加商品的曝光率之外,还让购物方式变得多样化。逸嘉网络和卓悦商城的合作,也让卓悦商城对逸嘉网络的依赖度越来越高,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独立的可能。
新成立的C2C平台还是以卓悦为名,在实名制的情况下,简化了卖家和买家入驻的程序。几乎是一瞬间,卓悦平台就出现了大量的卖家。
这些卖家并不是专业的卖家,有很多不过是因为逸嘉社交网络的推广,让他们有了出售自己物品的冲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