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范蠡墓出来后,我们一行人在陶县便散了伙,我和程子直奔浙江杭州,孙教授他们几个则去了上海。
    起初几天我还很疑惑,甚至是担心,范家那批人费了那么大力气,后来怎么就没了后续动作。
    直到有一天孙小曼给我电话,说孙教授的办公室发生了盗窃事件,鱼形灯座被偷,幸好当时“无电电灯”
    的皮囊在化验室,侥幸逃过一劫。
    孙教授为此非常自责,非常懊悔,政府也因他未及时上交文物,对他作了通报批评,一连串挫折让他深受打击。
    同时孙小曼还告诉我“柿饼”
    似的那东西,其实是海洋中一种大型鱼类的鱼鳔,而里面装的是一种矿物质与植物精油的混合物,通过电池的持续电击会产生化学反应,使其发光发亮,类似于我们现代人常见的银光棒。
    自从有过上次不大“圆满”
    的合作,孙小曼便经常通过电话与我联系,明面上嘘寒问暖给我萧叔王叔问好等等借口,其实是有意打听我的进展情况。
    她说以女人那敏锐的第六感,可以肯定我在范蠡墓中,已经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虽然我佩服她的直觉,但是目前并不打算把壁画的事告诉她,所以每次都含糊其辞敷衍了事。
    为了上次跟我一起下墓,程子已经辞了工作,所以回来后就一直跟我待在一块,在王叔的鼓楼铺子里帮忙。
    说破了这里其实就是个临时市场,做买卖的小铺就这么点地儿,也不知道他怎么弄的,硬塞下一张高低床。
    起初我不愿意跟他挤一块,就他那呼噜声我都受不了,可后来发现每天来回一趟也挺麻烦,最后索性勉强住下。
    好在这货用赚得的佣金买了台电脑,白天基本被我占领,晚上轮到他玩时,我就乘机睡觉。
    这些天我一直在网上查“龙胆”
    的信息,收获的效果甚微。
    搜索出来是什么龙胆草,龙胆鱼,还有种叫龙胆泻肝丸,全他娘的是药名。
    几番尝试后,我决定转移调查方向,着重于对五幅石刻壁画进行解读。
    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和图片信息,选取了几个比较靠谱的重点深入研究。
    其中在中国古代东部,一个叫“夷”
    的民族进入我的视线。
    传统说法都称中国拥有5000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其实远不止于此,只不过是通常把之前的历史称之为史前文化。
    夷,据专家推测最早出现在距今8300年前,乃至距今约3900年的山东平度岳石文化,也都是东夷人所创造的不同阶段的文化。
    夷,是中国古族名,东夷族自称为“人”
    众人从弓,这一点倒是符合石刻第一幅,手持巨弓这一部族的描绘。
    这只是我自己的臆断猜测,没任何佐证可以证实,所以并不能确定寓意的准确性。
    石刻壁画中另外一支民族,其最大的特点是身着铠甲,手持长矛。
    我查阅了下资料,中国最早出现的铠甲,应该是商代的皮甲,距今应该是有3600多年历史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