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
    李林甫厉声笑道:“某只知忠心于圣人,有何大业可谈。
    再说了,汝方才神色瞬息万变,心中可是对某之处境多有质疑?想着该如吉温那厮一般改换门庭!”
    “相国言重了!”
    封常清艰难地跪拜在地,高声申辩:“在下数年不见相国,今日骤见,见相国身有微恙,不免痛心疾首、心神动荡。
    杨国忠,蜀中浪荡子也,无才无德,不过凭椒房之贵方平地青云,如何能与相国相比?高节帅与在下忠于相国之心,日月可鉴、天地可表,决不曾有丝毫动摇。”
    李林甫沉默了半天,才幽幽说道:“封副使,起来吧。
    高仙芝与君之为人,某还是信得过的。”
    李仁之在祖父的示意下,上前搀扶起腿脚不便的封常清。
    “封副使,某知你素来是个有心人。
    千里迢迢来到长安前,你必然有过一番思量。
    那么,你可曾想过,圣人为何要打破成法,欲封边将为王?”
    “嗯……”
    封常清略一思索,谨慎地回道:“依某之浅见,圣人自登基以来,素怀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圣人之文治武功,可谓上追三代、下胜强汉。
    然放眼天下,仍有些许跳梁小丑,不服王化。
    西南吐蕃盘踞高原,为边疆大患;极西之地的大食兵强马壮,屡生东侵之心;漠北回纥虽然恭谨,却终究非我族类,不得不防;东北渤海国倒是恭顺,奈何契丹、奚等部族却桀骜不驯,时常起兵反叛。
    故而圣人欲用王爵名.器,激励边疆将士用命,以平定天下。”
    “哈哈!”
    李林甫放声大笑,让封常清不知自己说错了什么。
    “封副使洋洋洒洒一席话,说的入情入理,估计圣人听之,也会喜笑颜开,并命中书舍人和翰林学士将之列入封王诏书之中。”
    李林甫冷笑道。
    “在下惶恐,还请相国明示。”
    进入李林甫的外书房后,封常清第一次感到后背上全是冷汗。
    “汝自以为看透了圣人之心,然你可知,圣人最初只欲封赏一人为王。”
    李林甫调整了一下呼吸,缓缓说道:“若非东宫和杨国忠出手阻止,某也顺势反对,此事早已木已成舟。
    后有人将消息传遍天下,令边将纷纷动心,圣人不得已,才开始细思权衡封王之事。”
    “安禄山!
    ?”
    封常清脱口而出。
    “封副使果然心思机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