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流言
不日传出王充仪心怀嫉妒、谋害皇嗣的消息,诸妃皆是惊讶错愕、不敢置信,然而庆丰帝立时下了圣人将王充仪废入冷宫,一干父兄族人罢官的罢官,流放的流放,更叫宫中一片哗然,心惊胆战。
皇后隔日卧病,又传出顺芳仪侍驾不周,为庆丰帝申饬禁足,非诏不得出,众妃愈发战战兢兢,处处小心谨慎,唯恐惹他不快。
九月初举朝考评,各地官员陆续进京,庆丰帝忙着接见朝臣,又不耐诸妃惶恐神情,连日只在昭阳殿留宿。
林云熙面上喜笑如常,然而心底总是埋下了一分隔阂,庆丰帝稍有觉察,忍不住问她道:“这两日朕瞧你仿佛不大高兴?”
林云熙略有些烦躁,说话也就敷衍了,“总觉得懒懒的没有精神。”
庆丰帝默而不言,笑着握一握她的手,往昭阳殿跑得越发勤了。
偶尔和胡青青闲话,她语中不乏欣羡之意,“圣人如此宠爱昭仪。”
林云熙愣一愣,算来庆丰帝来昭阳殿已有六七日了,但她圣眷浓厚,庆丰帝便是连着留宿超过十日也是常有的,宫中上下酸言风语从未断过,只无人像胡青青般在她跟前这般表达出羡慕之意。
她淡淡一笑,“圣人待你也好。”
胡青青微微垂了眼眸,露出近乎自嘲似的笑容,空茫而又寂寥,须臾又转为一贯的和顺温柔,“圣人再宠爱其他嫔妃,也比不上昭仪呵。
不知昭仪留心过没有,得宠如修容贵仪,圣人也绝不会连着召幸超过三日,更别提旁人了。”
她当然是清楚明了的。
庆丰帝对她确实有所不同,但正是这份不同,才让她心生怨怼。
无关风月,只是一种被防备和不信任的愤怒。
这种愤怒同时滋生了她的防备和不信任,纵然庆丰帝有意弥补,可她为什么要轻易地放过不计较?太过廉价的原谅会让人得寸进尺,即便是面对庆丰帝,她也不想退这一步。
无意继续这个话题,林云熙转而道:“近来身子如何?可还觉得疲乏?”
胡青青也顺势道:“谢昭仪挂心,太医说还有些体虚,日常喝些补药也就无碍了。”
林云熙漫不经心道:“你还去给太皇太后请安?”
胡青青浅笑,“圣人既言妾身孝顺,妾身自然要秉承孝道。”
她眸中划过一丝幽芒,恍若自言自语,“我越孝顺她,她便越不痛快,不是么?”
林云熙瞥她一眼,四下无人,唯有几个宫女远远侍立在殿外,“该埋在心里的就别拿出来说!
就算无外人,也需言辞谨慎,知道么?”
胡青青微微一凛,肃容道:“是。”
复又絮絮几句宫中杂事,胡青青又提起被贬谪的王充仪,“听说她在冷宫里日夜不停地朝着立政殿喊冤,嗓子都喊哑了。
受了那些老嬷嬷们鞭笞也不肯罢休,直闹得鸡犬不宁。”
林云熙微微挑眉,“你从哪儿听来的?”
胡青青道:“王氏虽获罪,总还有一二往日交好的愿意暗中施些援手。”
举起挑丝缠枝叶纹的广袖遮一遮半边脸颊,“宫中姐妹私底下说起,都不信是王氏害了静芳仪的孩子。
奈何证据确凿,她有口难辩罢了。”
林云熙身子微微前倾,“怎么说?”
“王氏若有那等心计手段,还能失宠至今不得翻身?若真是她,再怎么眼皮子浅薄,也该知道谢罪,以求不牵连父兄族人。
偏偏王氏死犟着,落到冷宫都不改口,凭谁不生出两分疑心?”
复又压低了声音道:“皇后娘娘历来待下宽和,这回倒是雷厉风行”
林云熙轻笑一声,“皇后娘娘自有她的考量,又涉及皇嗣,想必是有真凭实据才敢拿人。
再则,圣人既已下旨,无论是不是真的,也只能使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