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忽悠使劲忽悠
陈荀心中虽然诽谤,可既然皇帝问了,自然还是要回答的。
作为一个钦天监,对于黄历自然要很熟悉,每日都需要研究一番,心血来潮之时,还要卜上一卦,预测一下吉凶。
今日出门之时,陈荀也看了黄历,记得三日后,是一个诸事皆宜的好日子。
也不用隐瞒,毕竟这件事在古人看来,再平常不过了。
随便从钦天监找一个能卜会算的吏,都能的出来。
隐瞒这事,根本没有一意义。
还不如大大方方回答,好让皇帝有个好印象。
陈荀理清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开口便答道:“回陛下,三日后乃是诸事皆宜的好日子,驰道竣工,自是不在话下。”
陆承启了头,他想知道的事情已经问完了,此时闲来无事,就想和这个号称陈抟传人的“神棍”
唠叨一番而已。
对于陈抟略有耳闻的陆承启,曾看过陈抟的介绍,知道此人被称为“活神仙”
,在一个人均寿命不超过五十岁的古代,居然能活到百多岁,养生之道放在后世也是极为了得的了。
只是有一,陆承启觉得陈抟做得不好的,那便是他写下的《指玄篇》,里面虽然阐述的养生之术,但也记录了使水银还丹之法。
古人把这种水银炼丹术,又称为金丹术,是古人为追求“长生不老”
而炼制丹药的方术。
由于硫与汞混合之后的化学性质,形体圆转流动,易于挥发。
形质顽狠。
至性沉滞。
古人感到十分神奇,便尊为金水,反复炼制,以炼就“九转还丹”
或称“九还金丹”
。
由于道士炼丹非常神秘,一般都会到人迹罕至、有神仙来往的名山胜,否则便是“邪气得进,药不成也”
。
于是乎,古代帝王将信将疑。
待得这些所谓的炼丹术士再忽悠多两句,他们便往往信了个十足十。
信了之后,便会服用这些所谓的“九转金丹”
,导致慢性汞中毒,自己吃药吃死自己。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迷信炼丹的皇帝,前期英明神武,后面畏惧死亡之后,开始出现性格改变,慢慢地情绪极易激动、喜怒无常、烦躁⊕⊕⊕⊕,<divstyle="margin:p0p0">、孤僻、猜疑等,冤杀有功之臣等等。
荒诞行径不一而足。
最为著名的便是正牌历史上的明嘉靖帝了。
陆承启对于炼丹之术,其实没有什么抗拒的。
毕竟这是化学的鼻祖。
若没有这些炼丹术士孜孜不倦地追求,人类化学历史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发展!
只是他们炼制的东西太坑爹了,金属都敢吃,古人的脑洞也是不啊!
至于所谓的面相大师,风水大师,比之炼丹术士的神秘,也不遑多让。
这三种玄术,学得“精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