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亲身经历,就不会有直观的感悟,就不会有切身的体会,就不会有宝贵的经验。
    万宁起义到现在,义军可以说是所向披靡,当然,这也是清军太过差劲的原因。
    但陈文强却已经看到了太多的不足,预料到了这样的起义终不能持久。
    或者说,这样的起义还无法动摇满清的统治。
    面对清军的剿杀,起义可以顺势收官,告一段落了。
    但怎样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即使对外宣布失败也不使复兴会灰头土脸、招人耻笑,又能扩大在琼州的势力,以备将来更轻易地获取全琼的胜利,便成了陈文强要着手解决的问题。
    吴禄贞、徐青山主动弃守了所占之地,率领着革命军赶来琼中会合,趁乱大规模扩充的琼州商团和崖州民团则顺势“收复”
    了保亭、陵水。
    趁着权力真空的时机,又抓紧时间在这两地组织起民团,担负起“保境安民”
    的责任,并派出一队武装继续向万宁进发,准备将这个县也“收复”
    过来。
    而这几个县的“收复”
    和控制毕竟是暂时的,能否长久,还取决于在琼中地区的决战。
    只有琼崖兵备道的清军遭到沉重打击,因为兵力不足而≯,无法承担维护治安的任务,商团、民团的作用才会凸显,才会使官府不得不依靠这支白皮红心的武装。
    而广东的清军,据陈文强的判断,只要琼州事态在控制之中,即便增兵助战,也不会长久驻扎。
    …………
    当吴禄贞、徐春山率领部队赶到琼中后,陈文强终于可以交卸这个不合格的“吴帅”
    ,并把整编的任务布置给吴禄贞。
    郑鸿名已死,黄氏兄弟好控制。
    李家俊已经掌握了多半人马,又有真正的装备齐全的革命军的威慑,整编清洗将不是很困难。
    “这些人要多加注意,不能让他们知道太多军事机密,必要的时候可以——”
    陈文强将一份十几人的名单递给吴禄贞,脸上带着肃杀的表情。
    狠狠地做了个向下切的手势。
    吴禄贞点了点头,随意看了看,便把名单转递给徐春山、李家俊等人。
    因为这些人他都很陌生,反倒是徐春山、李家俊比较熟悉。
    “对来犯的清军怎么打?你前次来信时说得过于复杂,恐怕不好把握。”
    吴禄贞直言不讳地透露出想打大仗的心情,“打仗不比计划,想收着打就能收住。
    所谓猛狮搏兔,必尽全力。
    而且,就依现在部队的素质。
    也难以完成过于精细的布置。”
    “嗯,这个问题我也反复想过,是有些想当然了。”
    陈文强自失地一笑,说道:“那就随你的指挥,打成什么样就按什么样处理吧!
    所以,我得尽快赶回崖州,尽量安排得周到一些。”
    “如果把清军都消灭了,你也有办法转圜吗?”
    吴禄贞不放心地追问道。
    陈文强想了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