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sp; 在防护方面,“科罗拉多”级与“田纳西”级也比不改进后的“新墨西哥”级。前者的水平装甲最厚处不到一百八十毫米、最薄处不到一百三十毫米,而后者的这两项数据也基本相当。
由此可见,当时第32舰队中,战斗力最强的不是三艘“科罗拉多”级,而是在参战前完成了改造的三艘“新墨西哥”级。
有趣的是,米切尔依然以“科罗拉多”号为旗舰。
也许,“科罗拉多”号的空间最为宽敞,而且其建成时间较晚,期间指挥设备比其他战舰完备得多。
当时,“科罗拉多”号就在编队的最前方,后面是两艘姊妹舰。
只是,排在三艘“科罗拉多”级后面的不是两艘“田纳西”级,而是三艘“新墨西哥”级,两艘“田纳西”级在最后面。
这么编排,也很有道理。
要知道,就算两艘“田纳西”级本身就是“新墨西哥”级的改进型,但是其战斗力已经比不“新墨西哥”级了。
当时,第32舰队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有五艘战列舰没有进行改造,而是没有合适的火控设备。
之前已经提到,虽然美国研制出了雷达,而且首先在战舰安装雷达,但是美国并没研制出以雷达为核心的火控系统,其炮瞄雷达获取的数据,无法直接提供给炮组,也就无法直接作为射击参数使用。
此外,当时美国海军的炮手,也没有接受过相关训练。
在战斗中,美军的炮战战术依然非常传统,即不管是光学测距仪、还是炮瞄雷达测得的数据,都要首先交给枪炮长,由枪炮长结算成火控数据,再分发给各个炮组,并且由枪炮长决定开火方式,最后才是开火。
与之相比,中国海军的炮战战术就先进得多了。
炮瞄雷达测得的数据直接分配给各个炮组,再用一台专门的设备解算成火控数据,而枪炮长的作用只是确定开火时间。如果是自由交战,那么各个炮组就不需要统一行动,在获得火控数据后就能开火。
实战已经证明,中国海军的炮击战术能够大幅度提高炮击效率。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能让战列舰的主炮达到最大射速。
在设计的时候,火炮的最大射速都要比实际射速高得多。比如中国海军的三百八十毫米舰炮的最大射速达到了每分钟两枚,而在雷达火控系统问世之前,一般情况下的实际射速还不到一分钟一枚。如果交战距离过远,或者是气候条件较为恶劣,往往要两分钟才能打出一轮齐射。
有了火控雷达,这一局面出现了改观。
所罗门海战中,顾祝同指挥的战斗编队里的四艘巡洋舰,在交战时的射速就达到了最大射速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如果没有火控雷达,以当时的情况,实际射速能达到最大射速的一半就很不错了。
提高射速,意味着增强了火力,说得专业一点就是单位时间内的弹药投掷量。
要知道,方志盛的五艘战列舰,一次齐射投掷的炮弹还不到四十吨,仅相当于第32舰队的一半。如果在不降低炮击命中率的情况下,把射速提高一倍,就等于扯平了双方在弹药投掷能力的差距。
显然,这样一来,第32舰队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了。
当然,美军战舰还存在其他的问题。比如,主炮的仰角过低,在交战距离过远的情况下就算击中了对手,也没有什么威胁。说白了,只要方志盛让五艘战舰呆在美军舰炮的有效防护区之内,那么就算被击中了,也不会被打穿装甲。根据中国海军在战后做的测试,五艘快速战列舰对美军十六英寸老式穿甲弹的防护区为十九公里到二十七公里,对十四英寸新式穿甲弹的防护区域为十八点四公里到二十七点六公里,对十四英寸老式穿甲弹的防护区域为十六公里以。
这是个什么概念?
只要战列舰编队与第32舰队的距离保持在十八点四公里到二十七公里之间,那么美军的战列舰就别想击穿中国战列舰的装甲。
问题是,这并非美军战列舰的防护区域。
根据战后的测试,“科罗拉多”级对三百八十毫米穿甲弹的防护区域为十六点七公里到二十四点四公里,而改进后的“新墨西哥”级为十九点八公里到二十五点二公里,“田纳西”级则最糟糕,为二十一点二公里以。
对比一下就可以得知,第32舰队已经没有优势可言了。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