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被称为四大火炉之一,和它一江之隔的滁州自然气候也是差不多的。
    天热的出奇,就连树上的知了都热的懒得叫了。
    好几天没有下雨了,树上的叶子也被毒辣的日头晒得微微的卷曲了起来。
    萧毅本是北人,在这南国的天气下更是热的受不了。
    他今天一天都冲了四次凉了,可是身上的汗水还是不停的往外冒。
    此时他正躺在侯府后花园中的凉亭中的长椅上闭目养神,脸上盖着一个女子用的团扇。
    他倒是想找个大蒲扇来,可是这侯府中除过他和一帮子亲卫外就剩下一帮子女人了,所以只能找到一个上面画着仕女画的女子团扇。
    团扇就团扇吧,只要能扇风就行。
    萧毅这人上人作了也大半年了,可是还有些不习惯自己躺着睡觉,别人站在身后挥汗如雨的给自己扇风。
    夏日炎炎正好眠,萧毅躺着躺着就开始迷糊起来了。
    他脸上盖着团扇,两只手从两边垂了下去,慢慢的轻微的鼾声就从扇子后面响了起来。
    此时正值午后,侯府里面也是静悄悄的。
    清流关一战,定北军和李成栋部里应外合,将八九万清兵杀了个落花流水。
    战死烧死者不计其数,副帅鳌拜被杀,叛将刘良佐也在乱军中被擒。
    只有主帅谭泰带着千余名的败兵逃了回去。
    剩下的兵将大部分被杀,还俘虏了一万多人,大都是绿营兵。
    鞑子气势汹汹的兵分两路再次南侵,结果定北侯运筹帷幄,以少胜多,斩获无数。
    两路大军都是被打的丢盔卸甲,狼狈不堪,就连鞑子南下的主帅多铎都是因此而病倒。
    一时间天下瞩目,萧毅的他的定北军的丰功伟绩再一次的成为天下士民议论的的热门话题。
    而且自从鞑子铩羽而归后,各地的鞑子都很乖巧,都没有什么大的动作了。
    就连本来正在攻打芜湖的阿济格也突然缩了回去,高垒不战,挂起了免战牌。
    定北军虽然勇猛,但是毕竟人数太少。
    鞑子都缩在坚城里边不出来,那萧毅的骑兵再猛也没有办法。
    所以局势暂时就处于一个短暂的平静阶段。
    不过萧毅自然也乐于平静一段时间,因为他需要时间去做很多他需要做的事情。
    上次的招兵纳贤刚开了个头鞑子就来捣乱,这次好不容易有时间了当然得继续进行下去。
    而且萧毅相信挟扬州大捷和清流关大捷这两次大战的余威,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前来应征的。
    告示已经贴了出去,半月之后正式开始。
    原本经过初审的青壮和士子半个月后直接参加复核就可以了。
    而且萧毅这次将征选的范围扩大到了江南诸省。
    陈子龙,徐华也都纷纷写信练习自己以前的朋友学生,邀请他们前来滁州应征。
    有了他们的帮忙,这次的应征影响力就更加的大了。
    定北军再开征兵纳贤的消息传开之后,民间的反响非常的强烈。
    江南百姓已经很明确的意识在定北侯手下当兵,不仅军饷高,而且真正能打鞑子。
    他们也许不知道忠义节气是什么,但是却很明白要想保卫自己的家乡,包围自己的父母妻儿,投在定北侯手下当兵那是最划算的,也是最威风的。
    所以很多年轻人知道消息之后就纷纷收拾行囊,告别父母向滁州而来。
    这几日,从各地到滁州的人流量是最多的,陆路,旱路都是一样的。
    很多大车行和船家的生意都火爆起来了,喜得那些个车老板和船老板也都是心里美滋滋的,都在念叨着这萧侯爷不仅是员猛将而且还是个财神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