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眼面前的大门,程昱缓缓的点了点头,伸手拿起门环,轻轻的敲打了起来。
    不过里面似乎没有什么动静,程昱看了一眼一边的郑一官,再一次用力的拍了拍。
    “好了,不要在拍了!
    再拍门就坏了。”
    里面传出来一个苍老的声音,略微带着几分不耐烦,不过还是将门打开了。
    见门口站着两个人,看门的老者微微一愣,不过当看清两个人的面容,老者顿时笑了起来,道:“原来是郑少爷回来了,老爷前几天还念叨少爷,快进来!”
    作为李旦的干儿子,郑一官时常出入李府,下人对他并不陌生。
    平ri里郑一官待人和善,自然很得人心。
    “城叔,怎么是你看门?小刘子呢?”
    郑一官笑呵呵的和看门老者打招呼,从怀里拿出一块银子递给老者,笑着说道:“咱们就不弄那些虚礼了,小子这次回来,没给您带什么东西,您拿去喝茶。”
    看门老者也不客气,这也不是第一次了,将银子接过来,笑着说道:“小刘子要当爹了,这几天都不在府上,这看门的事情,自然是老头子做了。
    少爷还是赶快进去!
    老爷现在正在书房里面。”
    郑一官点了点头,他到李府是不用通传的,这里就是他另外一个家。
    郑一官十八岁的时候,便已经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到了澳门舅舅那里去学习。
    在那里加入了天主教,被起了叫名尼古拉一官。
    在随后的几年里,郑一官来往东南亚各地游历。
    后来便去了倭国的九州岛。
    因为想要学习剑术,郑一官结实了福建的大海上翁翊皇,同时取了翁翊皇的干女儿田川氏为妻,同年,郑一官拜入李旦的门下。
    因为早年的经历,郑一官眼界开阔,办事干练。
    很快便得到了李旦的信任。
    几次大事情之后,李旦非常的喜欢郑一官,便将郑一官收为义子。
    因为自己的儿子不争气,李旦对郑一官非常的看重,代若亲子。
    此时看着面前的郑一官。
    李旦是越看越满意,想到自己的那几个人儿子,只能苦涩的叹了口气。
    客气过几句之后,李旦笑着对郑一官说道:“一官,此次南京之行是否顺利?”
    “义父,这次南京之行颇为顺利。
    顺当的联系上了方世鸿。
    与方世鸿的事情也谈妥了,不过他们的起义失败了,恐怕以后会有麻烦。”
    郑一官对于李旦接纳方世鸿一直不是很赞同。
    这样肯定会招来朝廷的非议。
    对于大明朝国内的事情,郑一官也是非常的关心,他知道天启皇帝不是一位好相与的皇帝。
    朝廷一直在建造海船,想必是对大海有所图谋。
    自己这些人最好还是低调一些。
    不然很可能招惹到朝廷,现在接纳方世鸿实在是太不值得了。
    在郑一官看来,大海太大,自己这些人可以纵横海上。
    可是没有了大明朝的腹地支持,自己这些人将会举步维艰。
    毕竟无论是货物还是人员,主要还是来自陆地上,失去了这个大后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