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下文学 www.bxwx520.cc,最快更新随遇而安最新章节!

子呢!

    学校门外的地势比校内高,进大门,要下一个慢坡,慢坡是“站砖”铺的。不是笔直的,而是有点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对这道弯弯的慢坡很有感情。如果它是笔直的,就没有意思了。

    慢坡的东端是门房,同时也是斋夫(校工)詹大胖子的宿舍。詹大胖子墙上挂着一架时钟,桌上有一把铜铃,一个玻璃匣子放着花生糖、芝麻糖,是卖给学生吃的。学校不许他卖,他还是偷偷地卖。

    詹大胖子的房子的对面,隔着慢坡,是大礼堂。大礼堂的用处是做“纪念周”,开“同乐会”。平常日子,是音乐教室,唱歌。

    大礼堂的北面是校园。校园里花木不多,比较突出的是一架很大的“十姊妹”。我对这个校园留下很深的印象是:有一年我们县境闹蝗虫,蝗虫一过,遮天蔽日,学校里遍地都是蝗虫,我们见蝗虫就捉,到校园里用两块砖头当磨子,把蝗虫磨得稀烂,蝗虫太可恶了!

    校园之北,是教务处。一个很大的房间,两边靠墙摆了几张三屉桌,供教员备课,批改学生作业。当中有一张相当大的会议桌。这张会议桌平常不开会,有一个名叫夏普天的教员在桌上画炭画像。这夏普天(不知道为什么,学生背后都不称他为“夏先生”,径称之为“夏普天”,有轻视之意)在教员中有其特别处。一是他穿西服(小学教员穿西服者甚少);二是他在教小学之外还有一个副业:画像。用一个刻有方格的有四只脚的放大镜,放在一张照片上,在大张的画纸上画了经纬方格,看着放大镜,勾出铅笔细线条,然后用剪秃了的羊毫笔,蘸炭粉,涂出深浅浓淡。说是“涂”不大准确,应该说是“蹭”。我在小学时就知道这不叫艺术,但是有人家请他画,给钱。夏普天的画像真正只是谋生之术。夏家原是大族,后来败落了。夏普天画像,实非得已。过了好多年,我才知道夏普天是我们县的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夏普天给我的印象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教务处的北面是幼稚园。现在一般都叫幼儿园,我入园时叫幼稚园。五小设幼稚园是创举。这个幼稚园是全县第一个幼稚园。

    幼稚园的房子是新盖的,一切都是新的,新砖、新瓦、新门、新窗。这座房子有点特别,是六角形的。进门,是一个宽敞明亮的大厅。铺着漆成枣红色的地板,用白漆画出一个很大的圆圈。这圆圈是为了让“小朋友”沿着唱歌跳舞而画出的。“小朋友”每天除了吃点心,大部分时间是唱歌跳舞。规定:上幼稚园的“小朋友”的家里都要预备一双“软底鞋”——普通的布鞋,但是鞋底是几层布“绗”出来的软底。

    幼稚园的老师是王文英,她是我们县里头一个从“幼稚师范”毕业的专业老师。整个幼稚园只有一个老师,教唱歌、跳舞都是她。我在幼稚园学过很多歌,有一些是“表演唱”。我至今记得的是《小羊儿乖乖》,母亲出去了,狼来了:

    狼:小羊儿乖乖,

    把门儿开开,

    快点儿开开,

    我要进来。

    小羊:不开不开不能开,

    母亲不回来,

    谁也不能开!

    狼:小兔子乖乖,

    把门儿开开,

    快点儿开开,

    我要进来。

    小兔:不开不开不能开,

    母亲不回来,

    谁也不能开!

    狼:小螃蟹乖乖,

    把门儿开开,

    快点儿开开,

    我要进来。

    小螃蟹:就开就开我就开——(开门)

    狼:啊呜!(把小螃蟹吃了)

    小羊、小兔:可怜小螃蟹,从此不回来!

    另外还有:

    拉锯,送锯,

    你来,我去。

    拉一把,推一把,

    哗啦哗啦起风啦。

    小小狗,快快走;

    小小猫,快快跑!

    (王老师除了教唱,领着小朋友唱,还用一架风琴伴奏。)

    幼稚园门外是一个游戏场,有一个沙坑,一架秋千,还有一个“巨人布”。一根粗大柱,半截埋在土里,柱顶有一个火炬形的顶子,顶与柱之间是铁的轴辊,柱顶牵出八条粗麻绳,小朋友各攥住一根麻绳,连跑几步,蜷起腿一悠,柱顶即转动,小朋友能悠好多圈。我到现在还不知道这个游戏器械为什么叫“巨人布”——也许应该写成“巨人步”。这种游戏大概是从外国传进来的。

    在全班小朋友中我是最受王老师宠爱的。我们那一班临毕业前曾在游戏场上照了一张合影。我骑在一头木马上。这是我第一次留了一回马上英姿(另外还有一个同学骑在一个灰色的木鸭子上,其他小朋友都蹲着,坐着)。

    我离开五小后很少和王老师见面。我十九岁离开家乡,和王老师不通音问。她和我的初中国文老师张道仁先生结了婚,我也不知道。

    一九八六年我回了一次故乡,带了两盒北京的果脯,去看张老师和王老师。我给张老师和王老师都写了一张字。给王老师写的是一首不文不白的韵文:

    “小羊儿乖乖,

    把门儿开开。”

    歌声犹在,耳畔徘徊。

    念平生美育,

    从此培栽。

    我今亦老矣,

    白髭盈腮。

    但师恩母爱,

    岂能忘怀。

    愿吾师康健,

    长寿无灾。

    这首“诗”使王老师哭了一个晚上。她对张先生说:“我教过那么多学生,长大了,还没有一个来看过我的。”张先生非常感慨地再三说:“师恩母爱!师恩母爱!……”他说王老师告诉他,我上幼稚园的时候还戴着我妈妈的孝。王老师不说,我还真不记得。

    教务处和幼稚园的东面,是一、二、三、四年级教室,两排。两排教室之前是一片空地。空地的路边有几棵很大的梧桐,到了秋天,落了一地很大的梧桐叶。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一叶落而天下惊秋”,而且不胜感慨。我们捡梧桐子。梧桐子炒熟了,是可以吃的,很香。

    往后走,是五年级、六年级教室。这是另外一个区域,不仅因为隔着一个院子,有几棵桂花,而且因为五、六年级是“高年级”(一、二年级是初年级,三、四年级是中年级),到了这里俨然是“大人”了,不再是毛孩子了。

    五年级教室在西边的平地上。教室外面是一口塘,塘里有鱼,常常看到有打鱼的来摸鱼,有时摸上很大的一条。从五年级的北窗伸出钓竿,就可以钓鱼。我有一次在窗里看着一条大黑鱼咬了钩,心里怦怦跳。不料这条大黑鱼使劲一挣,把钓线挣断了,它就带着很长的一截钓线游走了!

    六年级教室在一座楼上。这楼是承天寺的旧物,年久失修,真是一座“危楼”,在楼上用力蹦跳,楼板都会颤动。然而它竟也不倒。

    我小时了了。去年回乡,遇到一个小学同班姓许的同学(他现在是有名的中医),说我多年都是全班第一。他大概记得不准,我从三年级后算术就不好。语文(初中年级叫“国语”,高年级叫“国文”)倒是总是考第一的。

    我觉得那时的语文课本有些篇是选得很好的。一年级开头虽然是“大狗跳,小狗叫”,后面却有《咏雪》这样的诗:

    一片一片又一片,

    两片三片四五片。

    七片八片九十片,

    飞入芦花都不见。

    我学这一课时才虚岁七岁,可是已经能够感受到“飞入芦花都不见”的美。我现在写散文、小说所用的方法,也许是从“飞入芦花都不见”悟出的。

    二年级课文中有两则谜语,其中一则是:

    远观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谜底是:画。这对培养儿童的想象力是有好处的。

    我希望教育学家能搜集各个时期的课本,研究研究,吸取有益的部分,用之今日。

    教三、四年级语文的老师是周席儒。我记不得他教的课文了,但一直觉得他真是一个纯然儒者。他总是坐在三年级和四年级教室之间的一间小屋的桌上批改学生的作文,“判”大字。他判字极认真,不只是在字上用红笔画圈,遇有笔画不正处,都用红笔矫正。有“间架”不平衡的字,则于字旁另书此字示范。我是认真看周先生判的字而有所领会的。我的毛笔字稍具功力,是周先生砸下的基础。周先生非常喜欢我。

    教五年级国文的是高北溟先生。关于高先生,我写过一篇小说《徙》。小说,自然有很多地方是虚构,但对高先生的为人治学没有歪曲。关于高先生,我在下一篇《我的初中》中大概还会提到,此处从略。

    教六年级国文的是张敬斋。张先生据说很有学问,但是他的出名却是因为老婆长得漂亮,外号“黑牡丹”。他教我们《老残游记》,讲得有声有色。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大明湖上的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使我对济南非常向往。但是他讲“黑妞白妞说书”,文章里提到一个湖南口音的人发了一通议论,张先生也就此发了一通议论,说:为什么要说“湖南口音”呢?因为湖南话很蛮,俗说是“湖南骡子”。这实在是没有根据。我长大后到过湖南,从未听湖南人说自己是“骡子”。外省人也不叫湖南人是“湖南骡子”。不像外省人说湖北人是“九头鸟”,湖北人自己也承认。也许张先生的话有证可查,但我小时候就觉得他是胡说。不知道为什么,我对张先生的“歪批”总也忘不了。

    我在五小颇有才名,是因为我的画画很不错。教我们图画的老师姓王,因为他有一个口头语:“譬如”,学生就给他起了个外号:“王譬如。”王先生有时带我们出校“野外写生”,那是最叫人高兴的事。常去的地方是运河堤,因为离学校很近。画得最多的是堤上的柳树,用的是六个B的铅笔。

    一九九一年十月,我回高邮,见到同班同学许医生,他说我曾经送过他一张画:只用大拇指蘸墨,在纸上一按,加几笔犄角、四蹄、尾巴,就成了一头牛。大拇指有脶纹,印在纸上有牛毛效果。我三年级时是画过好些这种牛,后来就没有再画。

    我对五小很有感情。每天上学,暑假、寒假还会想起到五小看看。夏天,到处长了很高的草。有一年寒假,大雪之后,我到学校去。大门没有锁,轻轻一推就开了。没有一个人,连詹大胖子也不在。一片白雪,万籁俱静。我一个人踏雪走了一会儿,心里很感伤。

    我十九岁离乡,六十六岁回故乡住了几天。我去看看我的母校:什么也没有了,承天寺、天地坛,都没有了。五小当然没有了。

    这是我的小学,我亲爱的,亲爱的小学!

    “愿少年,乘风破浪,

    他日毋忘化雨功。”

    我的初中

    初中全名是高邮县立初级中学,是全县的最高学府。我们县过去连一所高中都没有。

    地点在东门。原址是一个道观,名曰“赞化宫”。我上初中时,二门楣上还保留着“赞化宫”的砖额,字是《曹全碑》体隶书,写得不错,所以我才记得。

    赞化宫的遗物只有:一个白石砌的圆形的放生池,池上有石桥。平日池干见底,连日大雨之后有水。东北角有一座小楼,原是供奉吕祖的。年久失修,岌岌可危。吕祖楼的对面有一土阜。阜上有亭,倒还结实。亭子的墙壁外面涂成红色。我们就叫它“小亭子”。亭之三面有圆形的窗洞,拳起两脚,坐在窗洞里,可以俯看墙外的土路。小亭之下长了相当大一丛紫竹。紫竹皮色深紫,极少见。我们县里好像只有这一丛紫竹,不知是何年,何人所种。小亭子左边有一棵楮树,我们那里叫“壳树”。楮树皮可造纸,但我们那里只是采其大叶以洗碗。因为楮叶有细毛,能去油腻。还有一棵很奇怪的树,叫“五谷树”,一棵结五种形状不同的小果子,我们家乡从哪一种果子结得多少,以占今年宜豆宜麦。

    初中的主要房屋是新建的。靠南墙是三间教室,依次为初一、初二、初三,对面是教导处和教员休息室。初三教室之东,有一个圆门,门外有一座楼,两层。楼上是图书馆,主要藏书是几橱《万有文库》。楼下是“住读生”的宿舍,初中学生大部分是“走读”,有从四乡村镇来的学生,城区无亲友家可寄住,就住在学校里,谓之“住读”。

    初中的主课是“英(文)、国(文)、算(数学)”。学期终了结算学生的总平均分数,也只计算这三门。

    初一、初二的英文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因为教员不好。初三却有一门奇怪的课:“英文三民主义。”不知道这是国民党的统一规定,还是我们学校里特别设置的。教这一课的是校长耿同霖。耿同霖解放后被枪毙了,不知道他有什么罪恶,但他在当我们的校长时看不出有多坏。他有一个习惯,讲话或上课时爱用两手摩擦前胸。他老是穿一件墨绿色的毛料的夹袍。在我的想象里,他被枪毙时也是穿的这件夹袍。

    初一、初二国文是高北溟先生教的。他的教学法大体如我在小说《徙》中所写的那样。有些细节是虚构的,如小说中写高先生编过一本《字形音义辨》,实际上他没有编过这样一本书,他只是让学生每周抄写一篇《字辨》上的字。但他编过一些字形的歌诀,如:“戌横、戍点、戊中空。”《国学常识》是编过一本讲义的,学生要背:“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他讲书前都要朗读一遍。有时从高先生朗读的顿挫中学生就能体会到文义。“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他讲书,话不多,简明扼要。如讲《训俭示康》:“……‘厅事前仅容旋马’,闭目一想,就知道房屋有多狭小了。”这使我受到很大启发,对写小说有好处。小说的描叙要使读者有具体的印象。如果记录厅事的尺寸,即无意义。高先生教书很严,学生背不出来,是要打手心的。我的堂弟汪曾炜挨过多次打,因为他小时极其顽皮,不用功。曾炜后来发愤读书,现在是著名的心脏外科专家了。我的同班同学刘子平后来在高邮中学教书,和高先生是同事了,曾问过高先生:“你从前为什么对我们那么严?”高先生叹了一口气,说:“我现在想想,真也不必。”小说《徙》中写高先生在初中未能受聘,又回小学去教书了,是为了渲染高先生悲怆遭遇而虚构的,事实上高先生一直在高邮中学任教,直至寿终。

    教初三国文的是张道仁先生。他是比较有系统地把新文学传到高邮来的。他是上海大夏大学毕业的。我在写给张先生的诗中有两句:“汲源来大夏,播火到小城。”一九八六年,我和张先生提起,他说他主要根据的是孙俍工的一本书。

    教初二代数的是王仁伟先生。王先生少孤。他的父亲曾游食四方。王先生曾拿了一册他的父亲所画的册页,让我交给我父亲题字。我看了这套册页,都是记游之作。其中有驴、骡、骆驼,大概是在北方的时候多。王先生学历不高,没有上过大学。他的家境不宽裕,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还要在家里为十多个学生补习,够辛苦的。也许因此他的脾气不好,多疑而易怒,见人总是冷着脸子。我的代数不好。但王先生却很喜欢我。我有一次病了几天,他问我的堂哥汪曾浚(他和我同班):“汪曾祺的病怎么样?”我那堂哥回答:“他死不了。”王先生大怒,说:“你死了我也不问!”

    教初三几何的是顾调笙先生。他同时是教导主任。他是中央大学毕业的,中央大学是名牌国立大学,因此他看不起私立大学毕业的教员,称这种大学为“野鸡大学”,有时在课堂公开予以讥刺。他对我的几何加意辅导,因为他一心想培养我将来进中央大学,学建筑,将来当建筑师。学建筑同时要具备两种条件,一是要能画画,一是要数学好,特别是几何。我画画没有问题,数学——几何却不行。他在我身上花了很多工夫,没有效果,叹了一口气说:“你的几何是桐城派几何!”桐城派文章简练,而几何是要一步步论证的,我那种跳跃式的演算,不行!顾先生走路总是反抄着两手,因为他有点驼背,想用这种姿势纠正过来。他这种姿势显得人更为自负。

    教美术的是张杰夫先生。“夫”字的行草似“大人”两个字合在一起,学生背后便称之为“杰大人”。他不是本地人,是盐城人,上海艺专毕业。他画水彩,也画国画。每天写大字一张,临《礼器碑》。《礼器碑》用笔结体都比较奇峭,高邮人不欣赏。他的业绩是开辟了一个图画教室,就在吕祖楼东边的一排闲房里,订制了画架、画板(是银杏木的)。我们这才知道画西洋画是要把纸钉在画板上斜立在画架上画的(过去我们画画都是把纸平放在桌子上画的)。三年级以后,画水彩画,我开始知道分层布色,知道什么叫“笔触”。我们画的次数最多的是鱼,两条鱼,放在瓷盘里。我们最有兴趣的是倒石膏模子。张先生性格有点孤僻,和本地籍的同事很少来往。算是知交的,只有一个常州籍教地理学的史先生。史先生教了一学年,离开了。张先生写了一首诗送他:“侬今送君人笑痴,他日送侬知是谁?”这是活剥《葬花词》,但是当时我们觉得写得很好,很贴切。大概当时的教员都有一点无端的感伤主义。

    教音乐的也是一位姓张的先生,他的特别处是发给学生的乐谱不是简谱,是线谱;教了一些外国歌。我学会《伏尔加船夫曲》就是在那时候。张先生郁郁不得志,他学历不高,薪水也低。

    东门外是刑场。出东门,有一道铁板桥,脚踏在上面,咚咚地响。桥下是水闸,闸上闸下落差很大,水声震耳,如同瀑布。这道桥叫作“掉魂桥”,说是犯人到了桥上,魂就掉了。过去刑人是杀头的。东门外南北大路也有四五个圆的浅坑,就是杀人的遗迹。据说,犯人跪在坑里,由刽子手从后面横切一刀,人头就落地了。后来都改成枪毙了,我们那里叫作“铳人”。在教室里上着课,听着凄厉的拉长音的号声,就知道:铳人了。一下课,我们就去看。犯人的尸首已经装在一具薄皮棺材里,抬到城墙外面的荒地里,地下一摊泛出蓝光的血。

    东门之东,过一小石桥,有几间瓦房。原来大概是一个什么祠,后来成了耕种学田的农民的住家。瓦房外是打谷场。有一棵大桑树。桑树下卧着一头牛。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想起桑树和牛,就很感动,大概是因为看得太熟了。

    城墙下是护城河,就是流经掉魂桥的河。沿河种了一排很大的柳树。柳树远看如烟,有风则起伏如浪。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烟柳”“柳浪”,感受到中国语言之美。可以这样说:这排柳树教会我怎样使用语言。

    往南走,是东门宝塔。

    除了到打谷场上看看,沿护城河走走,我们课余的活动主要有:爬城墙、跳河。

    操场东面,隔一道小河,即是城墙。城墙外壁是砖砌的,内壁不封砖,只是夯土。内壁有一点坡度,但还是很陡。我们几乎每天搞一次登山运动。上了陡坡,手扶垛口,心旷神怡。然后由陡坡飞奔而下,这可是相当危险的,无法减速,下到平地,收不住脚,就会一直蹿到河里去。

    操场北面,沿东城根到北城根,虽在城里,却很荒凉。人家不多,很分散。有一些农田,东一块,西一块,大大小小,很不规整。种的多是杂粮,豆子、油菜、大麦……地大概是无主的地,种地的也不正经地种,荒秽不治,靠天收。地块之间,芦荻过人。我曾经在一片开着金黄的菊形的繁花的茼蒿上面(茼蒿开花时高可尺半)看到成千上万的粉蝶,上下翻飞,真是叫人眼花缭乱。看到这种超常景象,叫人想狂叫。

    这里有很多野蔷薇,一丛一丛,开得非常旺盛。野蔷薇是单瓣的,不耐细看,好处在多,而且,甜香扑鼻。我自离初中后,再也没有看到这样多的野蔷薇。

    稍远处有一片杂木林。我有一次在林子里看到一个猎人。我从来没有看到过猎人。我们那里打鱼的很多,打猎的几乎没有。这个猎人黑瘦瘦的,眼睛很黑,他穿了一身黑的衣裤,小腿上缠了通红的绑腿。这个猎人给我一种非常猛厉的印象。他在追逐一只斑鸠。斑鸠已经发觉,它在逃避。斑鸠在南边的树头枝叶密处,猎人从北往南走。他走得从容不迫,一步,一步。快到树林南边。斑鸠一翅飞到北边树上。猎人又由南往北走,一步,一步。这是一种无声的紧张,持续的意志的角逐。我很奇怪,斑鸠为什么不飞出树林。这样往复多次,斑鸠慌神了,它飞得不稳了。一声枪响,斑鸠落地。猎人拾起斑鸠,放进猎袋,走了。他的大红的绑腿鲜明如火。我觉得斑鸠和猎人都很美。

    这一片荒野上有一些纵横交错的小河。我们几乎每天来比赛“跳河”。起跑一段,纵身一跳,跳到对岸。河阔丈许,跳不好就会掉在河里,但我的记忆中似没有一人惨遭灭顶。

    跳河有大王,大王名孙普,外号黑皮。他是多宽的河也敢跳的。

    赞化宫之外,有一处房屋也是归初中使用的:孔庙。孔庙离赞化宫很近,往西三分钟即到。孔庙大门前有一个半圆形的“泮池”,常年有水,池上围以石栏。泮池南面是一片大坪场,整整齐齐地栽了很多松树,都已经很大了。孔庙的主体建筑是“明伦堂”,原是祭孔的地方,后来成了初中的大礼堂。至圣先师的牌位被请到原来住“训导”“教谕”的厢房里去了,原来供牌位的地方挂了孙中山。明伦堂的东西两壁挂了十六条彩印的条幅,都是民族英雄,有苏武牧羊、闻鸡起舞、班超投笔、木兰从军……其余的,记不得了。为什么要挂这样的画?这时“九一八”事变已经发生,全国上下抗战救国情绪高涨。我们的国文、历史课都增加培养民族意识的内容,作文也多出这方面的题目。有一次高北溟先生出了一道作文题:“救国策”,我那堂哥汪曾浚劈头写道:“国将亡,必欲救,此不易之理也。”他的名句我一直记得。他大概读了一些《东莱博议》之类的书,学会了这种调调。这有点可笑,一个初中学生能拿出什么救国之策呢?但是大敌当前,全民奋起,精神可贵。我到现在还觉得应该教初中、小学的学生背会《木兰辞》,唱“苏武留胡节不辱”。这对培养青少年的情操和他们的审美意识,都是有好处的。

    阴城

    草巷口往北,西边有一个短短的巷子。我的一个堂房叔叔住在这里。这位堂叔我们叫他小爷。他整天不出门,也不跟人来往,一个人在他的小书房里摆围棋谱,养鸟。他养过一只鹦鹉,这在我们那里是很少见的。我有时到小爷家去玩,去看那只鹦鹉。

    小爷家对面有两户人家,是种菜的。

    由小爷家门前往西,几步路,就是阴城了。

    阴城原是一片古战场,韩世忠的兵曾经在这里驻过,有人捡到过一种有耳的陶壶,叫作“韩瓶”,据说是韩世忠的兵用的水壶,用韩瓶插梅花,能够结子。韩世忠曾在高邮驻守,但是没有在这里打过仗。韩世忠确曾在高邮属境击败过金兵,但是在三垛,不在高邮城外。有人说韩瓶是韩信的兵用的水壶,似不可靠,韩信好像没有在高邮屯过兵。

    看不到什么古战场的痕迹了,只是一片野地,许多乱葬的坟,因此叫作“阴城”。有一年地方政府要把地开出来种麦子,挖了一大片无主的坟,遍地是糟朽的薄皮棺材和白骨。麦子没有种成,阴城又成了一片野地,荒坟垒垒,杂草丛生。

    我们到阴城去,逮蚂蚱,掏蛐蛐,更多的时候是去放风筝。

    小时候放三尾子。这是最简单的风筝。北京叫屁股帘儿,有的地方叫瓦片。三根苇篾子扎成一个干字,糊上一张纸,四角贴“云子”,下面粘上三根纸条就得。

    稍大一点,放酒坛子,篾架子扎成绍兴酒坛状,糊以白纸;红鼓,如鼓形;四老爷打面缸,红鼓上面留一截,露出四老爷的脑袋——一个戴纱帽的小丑;八角,两个四方的篾框,交错为八角;在八角的外边再套一个八角,即为套角,糊套角要点技术,因为两个八角之间要留出空隙;红双喜,那就更复杂了,一般孩子糊不了。以上的风筝都是平面的,下面要缀很长的麻绳的尾巴,这样上天才不会打滚。

    风筝大都带弓。干蒲破开,把里面的瓤刮去,只剩一层皮,苇秆弯成弓,把蒲绷在弓的两头,缚在风筝额上,风筝上天,蒲弓受风,汪汪地响。

    我已经好多年不放风筝了。北京的风筝和我家乡的,我小时糊过、放过的风筝不一样,没有酒坛子,没有套角,没有红鼓,没有四老爷打面缸。北京放的多是沙燕儿。我的家乡没有沙燕儿。

    一个暑假

    我们家乡人要出一本韦鹤琴先生纪念册,来信嘱写一篇小序。我觉得这篇序由我来写不合适,我是韦先生受业弟子,弟子为老师的纪念册写序,有些僭妄,而且我和韦先生接触不多,对他的生平不了解,建议这篇序还是请邑中耆旧和韦先生熟识的来写,我只寄去一首小诗:

    绿纱窗外树扶疏,

    长夏蝉鸣课楷书。

    指点桐城申义法,

    江湖满地一纯儒。

    诗后加了一个附注:

    小学毕业之暑假,我在三姑父孙石君家从韦先生学。韦先生每日讲桐城派古文一篇,督临《多宝塔》一纸。我至今作文写字,实得力于先生之指授。忆我从学之时,已经六十年矣,而先生之声容态度,闲闲雅雅,犹在耳目。

    关于这个附注,也还需要再作一点说明。我的三姑父——我的家乡对姑妈有一个奇怪的称呼,叫“摆摆”,姑父则叫“姑摆摆”,原是办教育的,他后来弃教从商,经营过水泵,造过酱醋,但他一直是个“儒商”,平日交往的还是以清白方正,有学问的教员居多。他对韦先生很敬佩,这年暑假就请他住到家里,教我的表弟和我。

    “绿纱窗外树扶疏”是记实。三姑父在生活上是个革新派。他们家是不供菩萨的,也没有祖宗牌位。堂屋正面的墙上挂着两副对子。一副我还记得,“谈禅不落三乘后,负来还期十亩前”,好像就是韦先生写的。他家的门窗,都钉了绿色的铁纱,这在我们县里当时是少见的。因此各间屋里都没有苍蝇蚊子。而且绿纱沉沉,使人感到一片凉意。窗外是有一些树的。有一棵苹果树,这也是少见的。每年也结几个苹果,很小,而且酸。树上当然是有知了叫的。

    三姑父家后面有一片很大的空地。有几个山东人看中了这片地,租下开了一个锅厂。锅厂有几个小伙计,除了眼睛、嘴唇,一天脸都是黑的,煤烟熏的。他们老是用大榔头把生铁块砸碎,成天听到当啷当啷的声音。不过并不吵人。

    我就在蝉鸣和砸铁声中读书写字。这个暑假我觉得过得特别的安静。

    韦先生学问广博,但对桐城派似乎下的功夫尤其深。他教我的都是桐城派的古文,每天教一篇。我印象最深的是姚鼐的《登泰山记》、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戴名世的《画网巾先生传》等等诸篇。《登泰山记》里的名句“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我一直记得。尤其是“明烛天南”,我觉得写得真美,我第一次知道“烛”字可以当动词用。“居雾”的“居”字也下得极好。左光斗在狱中的表现实在感人:“国家之事,糜烂至此……不速去,吾今即扑杀汝!”这真是一条铁汉子。《画网巾先生传》写得浅了一点,但也不失为一篇立场鲜明的文章。刘大槐、薛福成等人的文章,我也背过几篇。我一直认为“桐城义法”是有道理的,不能一概斥之为“谬种”。

    韦先生是写魏碑的。我的祖父六十岁的寿序的字是韦先生写的(文为高北溟先生所撰),写在万年红纸上,字极端整,无一败笔。我后来看到一本影印的韦先生临的魏碑诸体的字帖,才知道韦先生把所有的北碑几乎都临过,难怪有这样深的功力。不过他为什么要我临《多宝塔》呢?最近看到韦先生的诗稿,明白了:韦先生的字的底子是颜字。诗稿是行楷,结体用笔实自《祭侄文》《争座位》出。写了两个月《多宝塔》,对我以后写字,是大有好处的。

    我的小诗附注中说“我至今作文写字,实得力于先生之指授”,是诚实的话,非浮泛语。

    暑假结束后,我读了初中,韦先生回家了,以后,我和韦先生再也没有见过面。

    听说韦先生一直在三垛,很少进城。

    抗战时期,他拒绝出任伪职,终于家。

    韦先生名子廉,鹤琴是别号。我怀疑“子廉”也是字,非本名。

    文游台

    文游台是我们县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

    台在泰山庙后。

    泰山庙前有河,日澄河。河上有一道拱桥,桥很高,桥洞很大。走到桥上,上面是天,下面是水,觉得体重变得轻了,有凌空之感。拱桥之美,正在使人有凌空感。我们每年清明节后到东乡上坟都要从桥上过(乡俗,清明节前上新坟,节后上老坟)。这正是杂花生树,良苗怀新的时候,放眼望去,一切都使人心情舒畅。

    澄河产瓜鱼,长四五寸,通体雪白,莹润如羊脂玉,无鳞无刺,背部有细骨一条,烹制后骨亦酥软可吃,极鲜美。这种鱼别处其实也有,有的地方叫水仙鱼,北京偶亦有卖,叫面条鱼。但我的家乡人认定这种鱼只有我的家乡有,而且只有文游台前面澄河里有!家乡人爱家乡,只好由着他说。不过别处的这种鱼不似澄河所产的味美,倒是真的。因为都经过冷藏转运,不新鲜了。为什么叫“瓜鱼”呢?据说是因黄瓜开花时鱼始出,到黄瓜落架时就再捕不到了,故又名“黄瓜鱼”。是不是这么回事,谁知道。

    泰山庙亦名东岳庙,差不多每个县里都有的,其普遍的程度不下于城隍庙。所祀之神称为东岳大帝。泰山庙的香火是很盛的,因为好多人都以为东岳大帝是管人的生死的。每逢香期,初一、十五,特别是东岳大帝的生日(中国的神佛都有一个生日,不知道是从什么档案里查出来的),来烧香的善男信女(主要是信女)络绎不绝。一进庙门就闻到一股触鼻的香气。从门楼到甬道,两旁排列的都是乞丐,大都伪装成瞎子、哑巴、烂腿的残废(烂腿是用蜡烛油画的),来烧香的总是要准备一两吊铜钱施舍给他们的。

    正面是大殿,神龛里坐着大帝,油白脸,疏眉细目,五绺长须,颇慈祥的样子,穿了一件簇新的大红蟒袍,手捧一把折扇。东岳大帝何许人也?据说是《封神榜》上的黄飞虎!

    正殿两旁,是“七十二司”,即阴间的种种酷刑,上刀山、下油锅、锯人、磨人……这是对活人施加的精神威慑:你生前做坏事,死后就是这样!

    我到泰山庙是去看戏。

    正殿的对面有一座戏台。戏台很高,下面可以走人。这倒也好,看戏的不会往前头挤,因为太靠近,看不到台上的戏。

    戏台与正殿之间是观众席。没有什么“席”,只是一片空场,看戏的大都是站着。也有自己从家里扛了长凳来坐着看的。

    没有什么名角,也没有什么好戏。戏班子是“草台班子”,因为只在里下河一带转,亦称“下河班子”,唱的是京戏,但有些戏是徽调。不知道为什么,哪个班子都有一出《扫松下书》。这出戏剧情很平淡,我小时最不爱看这出戏;到了生意不好,没有什么观众的时候(这种戏班子,观众入场也还要收一点钱),就演《三本铁公鸡》,再不就演《九更天》《杀子报》。演《杀子报》是要加钱的,因为下河班子的闻太师勾的是金脸。下河班子演戏是很随便的,没有准调准词。只有一年,来了一个叫周素娟的女演员,是个正工青衣,在南方的科班时坐科学过戏,唱戏很规矩,能唱《武家坡》《汾河湾》这类的戏,甚至能唱《祭江》《祭塔》……我的家乡真懂京戏的人不多,但是在周素娟唱大段慢板的时候,台下也能鸦雀无声,听得很入神。周素娟混得到里下河来搭班,是“卖了胰子”——落魄了。有一个班子有一个大花脸,嗓子很冲,姓颜,大家就叫他颜大花脸。有一回,我听他在戏台旁边的廊子上对着烧开水的“水锅”大声嚷嚷:“打洗脸水!”我从他的声音里听出了一腔悲愤,满腹牢骚。我一直对颜大花脸的喊叫不能忘。江湖艺人,吃这碗开口饭,是充满辛酸的。

    泰山庙正殿的后面,即属于文游台范围,沿砖路北行,路东有秦少游读书台。更北,地势渐高,即文游台。台基是一个大土墩。墩之一侧为四贤祠。四贤,说法不一。这本是一个“淫祠”,是一位“蒲圻先生”把它改造了的。蒲圻先生姓胡,字尧元。明代张綖《谒文游台四贤祠》诗云:“迩来风流久澌烬,文游名在无遗踪。虽有高台可远眺,异端丹碧徒穹窿。嘉禾不植稂莠盛,邦人奔走如狂蠓。蒲圻先生独好古,一扫陋俗隆高风。长绳倒拽淫像出,易以四子衣冠容。”这位蒲圻先生实在是多事,把“淫像”留下来让我们看看也好。我小时到文游台,不但看不到淫象,连“四子衣冠容”也没有,只有四个蓝地金字的牌位。墩之正面为盍簪堂。“盍簪”之名,比较生僻。出处在《易经》。《易·豫》:“勿疑,朋盍簪。”王弼注:“盍,合也;簪,疾也。”孔颖达疏:“群朋合聚而疾来也。”如果用大白话说,就是“快来堂”。我觉得“快来堂”也挺不错。我们小时候对盍簪堂的兴趣比四贤祠大得多,因为堂的两壁刻着《秦邮帖》。小时候以为帖上的字是这些书法家在高邮写的。不是的,是把名家的书法杂凑起来的(帖都是杂凑起来的)。帖是清代嘉庆年间一个叫师亮采的地方官属钱梅溪刻的。钱泳《履园丛话》:“二十年乙亥……是年秋八月为韩城师禹门太守刻《秦邮帖》四卷,皆取苏东坡、黄山谷、米元章、秦少游诸公书,而殿以松雪、华亭二家。”曾有人考证,帖中书颇多“赝鼎”,是假的,我们不管这些,对它还是很有感情。我们用薄纸蒙在帖上,用铅笔来回磨蹭,把这些字“拓”下来带回家,有时翻出来看看,觉得字都很美。

    盍簪堂后是一座木结构的楼,是文游台的主体建筑。楼颇宏大,东西两面都是大窗户。我读小学时每年“春游”都要上文游台,趴在两边窗台上看半天。东边是农田,碧绿的麦苗,油菜、蚕豆正在开花,很喜人。西边是人家,鳞次栉比。最西可看到运河堤上的杨柳,看到船帆在树头后面缓缓移动。缓缓移动的船帆叫我的心有点酸酸的,也甜甜的。

    文游台的出名,是因为这是苏东坡、秦少游、王定国、孙莘老聚会的地方,他们在楼上饮酒、赋诗、倾谈、笑傲。实际上文游诸贤之中,最牵动高邮人心的是秦少游。苏东坡只是在高邮停留一个很短的时期。王定国不是高邮人。孙莘老不知道为什么给人一个很古板的印象,使人不大喜欢。文游台实际上是秦少游的台。

    秦少游是高邮人的骄傲,高邮人对他有很深的感情,除了因为他是大才子,“国士无双”,词写得好,为人正派,关心人民生活(著过《蚕书》)……还因为他一生遭遇很不幸。他的官位不高,最高只做到“正字”,后半生一直在迁谪中度过。四十六岁“坐党籍”——和司马光的关系,改馆阁校勘,出为杭州通判。这一年由于御史刘拯给他打了小报告,说他增损《实录》,贬监处州酒税。叫一个才子去管酒税,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四十八岁因为有人揭发他写佛书,削秩徙郴州。五十岁,迁横州。五十一岁迁雷州。几乎每年都要调动一次,而且越调越远。后来朝廷下了赦令,迁臣多内徙,少游启程北归,至滕州,出游光华亭,索水欲饮,水至,笑视之而卒,终年五十三岁。

    迁谪生活,难以为怀,少游晚年诗词颇多伤心语,但他还是很旷达,很看得开的,能于颠沛中得到苦趣。明陶宗仪《说郛》卷八十二:

    秦观南迁,行次郴道,遇雨。有老仆滕贵者,久在少游家,随以南行,管押行李在后,泥泞不能进。少游留道傍人家以俟,久之,方盘跚策杖而至,视少游叹曰:“学士,学士!他们取了富贵,做了好官,不枉了恁地,自家做甚来陪奉他们!波波地打闲官,方落得甚声名!”怒而不饭。少游再三勉之,曰:“没奈何。”其人怒犹未已,曰:“可知是没奈何!”少游后见邓博文言之,大笑,且谓邓曰:“到京见诸公,不可不举似以发大笑也。”

    我以为这是秦少游传记资料中写得最生动的一则,而且是可靠的。这样如闻其声的口语化的对白是伪造不来的。这也是白话文学史中很珍贵的资料,老仆、少游,都跃然纸上。我很希望中国的传记文学、历史题材的小说戏曲都能写成这样。然而可遇而不可求。现在的传记、历史题材的小说,大都空空廓廓,有事无人,而且注入许多“观点”,使人搔痒不着,吞蝇欲吐。历史电视连续剧则大多数是胡说八道!

    东坡闻少游凶信,叹曰:“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呜呼哀哉。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