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瞧着城里好多生面孔 (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月初,富有盛名的南方水乡银石府最西侧。
河道的两边停留着密密麻麻的扁舟,几个船夫稀稀疏疏的摇着船,蜿蜒交错的青石小路,两边墙上青苔遍满,没有灯红酒绿,有的是烟柳摇曳,诗情画意。
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洋洋洒洒的铺进一个偏远的三进院子。
在第二进的院中,两个身穿碧绿翠烟衫,下着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年纪约十二,三岁的小丫鬟正忙活着。
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留下斑斑驳驳的树影,随着春风拂动,沙沙作响,地上的影子也摇曳不停,小桥下潺潺的流水,风吹过,泛起层层涟漪,空气里混合着初春雨后泥土的清香,给这个寂静的小院添了不少春日色彩。
可惜,她们家公子还在与周公约会,无缘看见这些风景。
公子常说,一个人懒与不懒,既不在起床的迟与早,也不在干事的多与少。
所以都日上三竿了,两个小丫头才进进出出的端水盆,送饭菜,伺候着她家公子洗漱吃早饭。
“公子,今儿个早上隔壁张大娘给咱们送了些自酿的酒,闻着香的很,晚上给您做些下酒菜。”两个小姑娘,围着背着药箱正要匆忙出门的白衣男子嘱咐道。
“成,我今天早点回来,回来带尾鱼”,这个被叫公子的白衣男子匆匆出门,头也没回,潇洒的朝着门口摆摆手,示意小丫头们不用送了。
今天是去医馆出诊的日子,昨儿个失眠,所以早上没起来。这回又得迟了,她那个小医童又得用他那委屈巴巴眼泪汪汪的大眼睛一闪一闪的控诉她了,啧,想想就免疫了,谁让她上工就没准时过。
这人活着吧,在哪里都逃不开工作这件事,半年前,辞别了师傅,带着这两个在京城”捡“的小丫头,搬来这银石府,从前就一直想感受下南方的好风景,可在哪看风景都面临吃饭住房的问题。
出门赚钱交际的男子居多,虽也有一些年长的妇人,但自己这般年纪和性别,实在不适合在外奔波,于是改了男装出门行医。
以前就是做这行的,行医治病,自己这能力,也就只能干这行了,虽说自己还找了个兼职,不过不提也罢,毕竟不是什么正经工作。
古话说的没错,“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大夫就在里面,地位实在是低,尤其是老百姓,不信任大夫,家家都靠着一代又一代口口相传的简易方子,头疼脑热什么的基本都是找个有经验的带着,上山寻药,治好了就皆大欢喜,治不好,也没办法。
这地方,看病的大夫地位不高,尤其是看了病证还不会治的大夫,下场更惨。
此时城东东四条街的小胡同里,小小的医馆门口已经排起来了不短的队伍。
“今天子千大夫能来吗?”一小厮模样的人,探头探脑的问。
“我这排了好几天”这男子看似很焦躁,估计是等了好几天了,也没等到人。
“今天这号到底能不能排到我了!”一脸胡子拉碴的粗旷男子也排的有些不耐烦了。
“我也是,排了三天了。”后面不知道谁回了句。
“谁知道,听说这个大夫古怪的很。”
“一天就看那几个病人,几天还见不到人影。”
“是不是真有这个能耐?”
“城西那家上山砍柴被狼咬伤,那胡大夫都说让准备后事了,愣是让他给治好了,现在还天天上山砍柴呢,跟没事儿人似的。”队伍中间一名中年男人自豪的说着。
“是是,这事儿我知道”另一个青年搭话道。
“城北那家小娘子不也是多年无出,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