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有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
    这句话,罗阳深有体会。
    其中隐含的一层意思,就是战争开始前要进行全方位的谋划布局,考略的越周全,取胜的几率就越大。
    其中,设定战略目标乃是重中之重,所有行动都要围绕着既定目标开展。
    而且不仅要思虑己方的,敌方的也要考虑进来。
    那么昆阳汉军的战略目标,就是拖住王邑大军脚步,托的越久越好,为宛城方面争取时间。
    王邑的行军战略是什么呢?当然抓紧时间打破昆阳,或者打跑城中守军,拔除昆阳这颗钉子后,火速西进救援宛城。
    基于这个战略目标,罗阳和王常才有了日间军议上的会心一笑,将南城门作为退路。
    他王邑若想快速攻克昆阳,所采取的战术必然是根据地理围三缺一,好叫贼人在雷霆威势下弃城而走。
    但让罗阳想不明白的是,为何昆水桥上此刻就有朝廷士卒把守!
    对于战争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王邑把昆阳围死,让汉军看不到希望,那必然会拼死抵抗。
    这老王到底是个什么章法!
    骑在马上的罗阳实在想不通。
    不过既已出城,也管不了那么多。
    若真的重兵围城,那就死道友,不死贫道,苦一苦王常他们了!
    而在朝廷大军之中,严尤与王吴所帅的颍川郡兵前部此刻也来到昆阳城下。
    几人参见过大司空王邑后,便自散去镇守各部。
    “公叔,大司空将昆阳四面团团围住,如此恐要耽搁些时日了!”
    回到营帐的纳言大将军严尤有些不解的对秩宗大将军陈茂说道。
    “大司空或有考量,我等奉命行事便可。”
    陈茂开口回道,话语中带着点劝诫的意味。
    他们两人现在是败军之将,低调做人最好。
    如果不识时务的瞎逼叨,惹了大司空不高兴,等回朝后肯定没什么好果子吃。
    “哎!”
    严尤无奈,叹了口气不再言语。
    再说昆阳城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