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禹摇头苦笑,哪有什么妙策。
    “明庭,如今荆州兵力空虚,宛城亦危在旦夕,苦等朝廷大军来援,我等小县恐怕难以坚守许多时日。
    若叫汉军破城,满城百姓必遭屠戮!”
    “方今天下四方忧扰,固守待援非为上策,不如开门投降,或可保全性命。”
    县宰潘临摇摇头道:“仲华,我亦有投诚之意,奈何平林兵众侵略如火,若开城门,无异引狼入室也!”
    邓禹见说,开口道:“我闻舂陵刘伯升慷慨仁义,且约束麾下部众令行禁止。
    不如传言城下,若得司徒刘公一诺,即刻开门投降。”
    潘临闻言,一时间陷入沉思。
    斟酌了片刻,开口道:“刘伯升大名我亦闻之,便按仲华所言,总不叫百姓受难也!”
    既然做了抉择,潘临将县中诸吏聚拢一起,说出心中想法。
    自从新野县尉死后,位置一直空悬,城中当家做主的就是县宰一人。
    新野诸吏,上到功曹史,下到一众县佐,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有些吏员听到投降,甚至面露喜色!
    毕竟不是什么人都有报效朝廷,慷慨赴死的决心。
    潘临见无人反对,便也不耽搁,立即登上城头喊话。
    “我乃新野县宰潘林,不知司徒刘伯升在否?若得刘公一言,保我满城百姓不失,即愿开城门投降汉军!”
    平林军帅闻言,当即传信棘阳,叫朝中大佬定夺。
    汉军自从拥立刘玄为更始帝后,众部从以前的合作关系,变成了同僚,当然派系也在逐渐形成。
    刘玄一朝为天子,所处的位置不同了,看问题的眼光自然也有所不同。
    他虽然有平林等渠帅支持,但有意培养自己的势力。
    老丈人赵萌如今身居高位,堂兄刘赐任职光禄勋。
    从平林带来的食客里,也有能力出众的曹竟、曹诩父子,一为左丞相,一为常侍曹尚书。
    还有那申屠建,他与刘玄关系莫逆,便做了绣衣御史之职。
    总之,天生我才必有用,刘玄虽然懦弱,但也有自己的手段。
    而刘演还是一腔热血,心中想法很简单,就是将王莽除灭后,再考虑接下来的事情。
    他听闻新野来报,当即派阴识领了一部人马,带着自己写下的信简,匆匆赶至。
    “明庭,可还识得阴识否?”
    殷识跨马来到新野城下,向县宰潘林喊话。
    “原来是阴次伯,不知所来为何?”
    殷识作为阴家长子,潘临自然认得。
    他二弟殷兴此刻就带着食客,协助防守城池。
    还有来家、邓家等大家族也没闲着,都有一二子弟带人立在城头。
    平林渠帅见阴识到来,知道杀人放火,洗劫城池的勾当是干不了了。
    便与部将商议带领人马攻打南边的朝阳县去了。
    “在下携大司徒信简,特来与明庭相见。”
    阴识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卷书信,用力一甩,甩上城头。
    “大司徒许诺,若明庭开城投降,汉军必秋毫无犯,善待满城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