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中的每一种玩法都对应着不同的小游戏,虽然机制简单,但细节丰富。
    就拿“搬砖”
    来说,玩家要做的只是用特定工具把砖头夹到车上,再拖着专门的车坐货梯到指定楼层把砖卸下,如此循环往复。
    但在搬砖的过程中,会有其他的熟练工教玩家具体如何操作,还有一个大妈给玩家加油鼓劲。
    搬砖过程中,如何使用工具夹砖、如何拖车最省力、怎么卸车最安全……这都是影响玩家效率和安全的关键细节。
    在完成一次小游戏之后,游戏将记录完成度,比如玩家在搬砖时,一天搬了两千块砖,因为工作量未完全达成只赚了160块钱,那么下次玩家可以直接跳过搬砖的步骤,以2000砖160块钱的额度来完成。
    玩家在自己的体能提升、获取新技能之后,也可以来重新刷完成度,直到刷满为止。
    比如,搬砖的上限是现实中熟练工的1.5倍,也就是每天5000砖左右,价钱也可以来到450块一天。
    这时候,玩家会获得一个“搬砖仙人”
    的成就。
    “咦,这些小游戏,出乎意料地好玩嘛!”
    之前许静听说这款游戏是“打工人模拟器”
    ,下意识地就以为这游戏的主要乐趣在于角色养成、生存模拟的玩法,而对于具体的打工细节,应该是一笔带过的。
    这也符合一般游戏的常规套路。
    但这款游戏却并没有这么做,反而是在打工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大量的细节。
    甚至玩了这游戏之后,许静都有了一种错觉,就是现在的自己即便真的去搬砖、送外卖,应该也是一把好手。
    而且,这游戏在“拟真”
    和“游戏性”
    方面做到了很好的平衡。
    “完成度”
    就是一种很好的设计:玩家玩这些小游戏时有明确的目标驱动,而在玩腻了之后,又可以很方便地跳过。
    不仅如此,许静还注意到,这游戏的打工玩法不仅做到了真实性与游戏性的统一,而且还细节满满。
    不管是那些不为人知的打工人秘辛,还是细枝末节的数值,全都做得非常到位。
    比如在进入电子厂打工之前,玩家需要答一套测试题。
    这套题目非常简单,满分100。
    五道选择题,考的都是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难度依次递增。
    四道填空题,考的是一些非常基础的知识,比如几何图形和鸡兔同笼算法等等。
    还有一道简答题,要求按照顺序写出26个英文字母。
    许静在一脸懵逼中答了個100分,她很疑惑,这种小学生都会的题目有必要当成招聘测试题吗?
    这游戏的设计者,没活可以咬个打火机嘛,不要硬整。
    然而,看到卷子背面的那行小字,她沉默了。
    “这是某电子厂招工真题,约有40%的人不及格。”
    直播间的观众们,也频频发出感慨:这游戏太真实了!
    细节拉满!
    “我想起之前送快递的经历了,下雨天一个人身上压着几十单,天南地北都有,我的心情就跟主播一样绝望!”
    “现实中的快递公司就是这样啊,想方设法让你违规,新人不懂规矩的罚几千块的都有,没想到这游戏连这一点都做出来了?牛逼啊!”
    “打工人这心理素质是真强啊,真实难度下连续三天没洗澡精神压力才涨了这么点?”
    “这才是正常数值吧,毕竟是打工人,我高中一个月只有两天假,没地方洗澡,冬天都是忍着,夏天就在宿舍水房拿水管子对付一下,习惯了也就忍下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