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旁一早便在紫宸殿门外等候,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的品级根本不够到殿内参加早朝。
    若是想与包拯一起来,便最多走到这个皇城紫宸殿外石基之下候着。
    官阶不够进殿的官员凡是有奏折等领旨全在这等着。
    只是今天,这朝中不知道有何大事,早朝格外漫长,殿院门外候着的其他官员,三五人聊着什么。
    将近午时才听到里面宣退朝的喝旨声,才见散朝后见众大臣纷纷从大殿出来走出紫宸殿。
    王旁与殿外等候其他人一样,照章行事,低头拱手向走过眼前官位比自己高的大臣行礼。
    有的人并不睬他,从身边走过,有些回下礼简单问候,或关于狄青之事,或关于王旁伤势。
    有些则傲世或者斜眼看眼王旁,不屑的从他身边经过。
    王旁心道:“没有狄青等武将,哪有你们现在风光。”
    想此,也是心中不爽。
    包拯与王安石退朝下来,走到王旁近前。
    二人还在议论朝堂上的事,王旁隐约听着似乎关乎西夏,到也插不上话。
    二人正说着,见内臣史志聪从殿内出来,还没离开的大臣有的拱手到:“史总管,不知今日圣上可否宣哪位官员垂拱殿议事。”
    史志聪朝王旁他们所在看看,说道:“今日圣上单独召见修职郎王旁,其他大臣们可回府。”
    说罢朝各位拱了拱手。
    众人散去,史志聪走到包拯,王安石和王旁他们三人面前说道:“包大人,王安石大人,二位大臣可回府,圣上正于文德殿休息,特在文德殿召见修职郎王旁。”
    包拯和王安石对视了一下,拱手向史志聪称谢,二人朝身边一直听着他们说话的王旁点点头,转身离开。
    同是在朝为官只有品级高低,况且还在皇宫内,周边人多眼杂,自然不会如父辈般关照。
    二人渐渐走远王安石对包拯说道:“大人放心吧,王旁自有天命,咱们这些老臣都少有能去文德殿的。
    回去等消息吧。”
    一路说着,二人朝南去向宰丞下马处,王旁随史太监身后朝文德殿走去,一面走一面自己也寻思,单独见皇上这还是第一次,而且这文德殿并非议事所在,而是皇上休息的地方。
    正想着,史志聪已带王旁来到文德殿前,他让王旁站殿门外,自己推开门走进殿禀报,“王旁带到。”
    听里面仁宗声音说道“让他进来。”
    文德殿比起正殿,布置显得雅致些,正面是御座,仁宗并未端坐其上,东面是书架上陈列书卷,桌案上还有一些奏折案卷。
    西面则有一龙榻,龙榻正中有一方桌,桌上有些果品,茶水。
    靠窗则是八仙桌高脊背椅,桌上香炉缭绕。
    仁宗正依靠龙榻上,手中拿着一分奏折。
    见王旁进来施礼,说道:“免礼,赐坐。”
    仁宗对一小修职郎不仅召见与文德殿,还赐坐,这可是会让一般人受宠若惊。
    王旁心知格局够高,但却没有太多喜形于色。
    况且他也并不知道,仁宗要同他说什么。
    谢过仁宗,王旁坐下,仁宗见他坐的安稳说到:“王旁,你可知我召你来见用意为何?”
    王旁说道:“以臣所想,大概因我遇难,圣上特意安抚。”
    仁宗放下手中奏折,说道:“王旁,今日问你几事,只当如实回答。”
    王旁点头称是。
    仁宗所问第一乃是狄青真的有反意,第二则是知否有谁结党陷害狄青。
    王旁便答,“不是”
    ,“不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