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祥楼是丰安城里最大、最豪华、生意最好的酒楼。
    酒楼的东家是个姓马的光头汉子,相传是祥福寺的俗家弟子,在丰安城算得是跺跺脚颤半城的主儿。
    早前,丰安州衙、永安(丰安治所)县衙的捕快未经马老板的准许,谁也不敢踏入福祥楼半步(喝酒取乐的除外)。
    但是世道变了,规矩也要随之改变,至少新任刺史府卫队队副关索就敢带着一票人马闯进酒楼来找人,关索身着便衣,身后跟着的这号人则是身着永安县衙门的公服。
    “几位官爷喝酒还是听曲。”
    小二精精神神的迎上前问。
    “少废话,我们找人。”
    县尉傅义虎着脸喝道。
    傅义是土生土长的丰安人,六岁没了父母,吃百家饭长大,十五岁投军,踏实苦干、节节上升。
    杨昊出任刺史后,有感于州县官吏暮气沉沉,与地方豪门大族瓜葛不清,做官的贪墨守成不思进取,做吏的凶残暴虐,欺负良善小民,畏惧豪强大族。
    因而决心用一年时间对一州两县的官吏来一次大换血。
    傅义正是凭着一股不惧豪强的正气才由队副转任永安县尉的。
    小二并不认识他,听他言语不善,便冷下脸,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官爷初来乍到的吗?本店的规矩是……”
    傅义不等他说完便叉开五指将他推开,喝道:“新任刺史有令:公差办案,敢拦阻者,脊杖二十,拘十五日。”
    小二阴着脸没敢吭声,傅义拿出一张画像让捕快们看了眼,众人正要挨个儿敲门搜查。
    忽有一人阴阳怪气地叫了声:“且慢。”
    只见一个身着锦袍的光头汉子带着四个手持水火棍的伙计从内堂里大步走了出来。
    在厅中站定,白了眼小二,小二慌忙低头垂手避让到一旁。
    “是谁在这大吵大嚷?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光头汉子瞥了一眼傅义,嘴里面骂骂咧咧的。
    傅义冷哼一声:“你就是掌柜的?我们奉命搜捕一个犯人。
    这是堂尊签发的搜捕令。”
    “堂尊?搜捕令?嘿……”
    光头“嗤”
    地一声冷笑,“老子这里做的是正当生意,没有窝藏犯人,几位官爷还是别处搜吧。
    恕不奉陪。”
    光头冷着脸甩了袖子就走,身后四个伙计则持棒拦在了傅义面前。
    傅义微微一笑,将搜捕令折好收入怀中,冷哼一声道:“刺史大人有令:公差办案,敢拦阻者,脊杖二十,拘十五日。
    白字黑字的布告,你门口也有一张,如今还贴在那,掌柜的千万别跟我说你什么都没看见。”
    光头听了这话,急转过身来,目中透出一股子狠恶:“那又怎样?”
    “老老实实的都给我让开,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