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薛大山安慰,宁氏突然如同打了鸡血一样:“上次不是有人来我们村里收鸡收鸭吗?你还记得那人是哪里来的吧!”
    薛大山点头:“记得,怎么了?”
    宁氏:“你记不记得那人说过他常年都要收购大量的鸡鸭,我们回去后买些鸡仔鸭仔来喂吧,虽然现在有些来不及了,但是我们尽可能的给宁儿攒些嫁妆吧。”
    薛大山没有拒绝,直接点头应好。
    几天后,两人回到薛家村。
    看到家里被收拾得井井有条,薛大山和宁氏真心的感谢薛老二。
    应付掉那些好奇他们这段时间去了哪里的村民们,薛大山和宁氏先花钱把屋后面的竹林租了下来,然后买来鱼网将竹林给围起来,最后分别买回五百只小鸡仔和五百只小鸭仔喂养。
    虽然他们的房子很是偏僻,但是这一番动作却没能瞒住村民们。
    不少村民以为他们有了什么发财的路子,纷纷找上门来打听。
    对于这个,薛大山和宁氏倒是没有隐瞒,就说家里孩子大了,想给两孩子多挣一些聘礼和嫁妆。
    至于喂养的那些鸡鸭到时候往哪里卖?
    那个前段时间来村子里收购鸡鸭的男人说过,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过来。
    只要大家愿意养,不怕没地方卖。
    再怎么说,养鸡养鸭也不如种地辛苦,而且养得好了,回报率绝对要比种地大。
    事实上自从上次那个男人来村里收购后,村里不少人家都养了鸡鸭,只是大家心里有所顾忌,不像薛大山和宁氏一样一出手就玩这么大而已。
    如今看到薛大山和宁氏这么有魄力,倒是有一部分的村民受影响,回去后默默的加大了养殖量。
    薛二山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扩大养殖,薛二山直接将家底给掏了出来全部买了鸡仔。
    薛来娣觉得她爹疯掉了,这么多鸡仔买回来,想让它们安全无虞的长大可不容易。
    薛二山不以为意:“一只鸡是养,一百只鸡也是养,乡下人哪里有不会养鸡的?”
    薛来娣:“……”
    她倒是从小养鸡,但是她真没一口气养过这么多鸡。
    说实话她心里有些虚。
    鉴于亲爹态度坚定,薛来娣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尽心尽力的照顾着家里的小鸡仔们。
    就在薛家村村民们养鸡养鸭养得红红火火的时候,北境边境线上,瑞国和原国的谈判也进行得如火如涂。
    相比于上一次两国谈判时的你来我往,这一次瑞国的态度要强硬许多。
    毕竟瑞国当时刚成立不久处于势弱状态,而这一次原国宣战理弱在先,定北军抓住原皇在后。
    在局势如此利于瑞国的前提下,瑞国的谈判团若是不从原国身上扒下块肉来,怎么对得起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士兵们?
    这一次的谈判比想象中顺利。
    谈判仅两个月,双方就敲定了细节。
    除了各种物资赔偿外,瑞国与原国的边境线还要往北五百里。
    双方签定和平条约后,定北军先释放原皇的左右手,至于原皇,得等到原国将约好的赔偿兑现才能放。
    原皇对此很生气:“我堂堂皇帝一言九鼎,你们竟然如此不信任我,太过分了。”
    他都已经被定北军扣押了两个多月,再不回去,他皇帝的位置就坐不稳了!
    定北侯气定神闲的开口:“不是我们不信任你,实在是你们多次出尔反尔,已经在我们这里没有信誉可讲了。”
    “万一我们前脚把你放了,你后脚又撕毁和平条约怎么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