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儿,你还小,怎能到前线冒险。
    不行,娘绝不会同意。”
    周皇后在做着最后的无力挣扎。
    可怜天下父母心,别说是一个皇太子了。
    就算是普通百姓家的孩子,谁愿意让他去危险的前线去。
    哪怕你是去慰问,你的母亲也会认为,随时都会有一万支冷箭对准了你。
    这一点,朱慈烺确实没有什么好办法宽慰:“母后放心,孩儿惜命的紧,儿臣会躲在一个谁都打不到的地方。
    再说了,边关还有数十万将士枕戈待旦,不会有事的。”
    “皇后无需担心,朕已经派昌平总兵李守鑅护送皇儿北上。
    这次去蓟辽也不过是慰问一下前线的官兵,不会有事的。”
    崇祯皇帝,突然来到乾宁宫,听到了周皇后和朱慈烺的对话。
    崇祯知道妻子不会答应,是以忙完了政务就来到了乾宁宫想劝慰周皇后,正巧碰到朱慈烺。
    昌平总兵李守鑅虽无甚建树,然对朝廷还是极为忠心的一个人。
    闯贼兵临北京城的时候,昌平总兵李守鑅(heng)眼见贼兵势大并未投降,而是自刎于阵前。
    毕竟护送二十万饷银不是一件小事,崇祯不放心,就让昌平总兵李守鑅护送朱慈烺一起北上。
    周皇后也知道,自己就算是不想让儿子去也没办法。
    这事既然是崇祯的意思,况且朝议的时候已经定下来了。
    她唯有依袖遮面而泣,崇祯和朱慈烺劝慰了一番也只好勉强答应了。
    朱慈烺大喜,对崇祯说道:“父皇,儿臣这次去想从锦衣卫带几个人。
    这些人与儿臣都比较熟悉,用起来也方便。”
    这个崇祯不疑有他:“嗯,这个随你。
    你到了辽东,只需对守城的将士们说些宽勉的话,告诉将士们,眼下朝廷有些困难。
    但他们的军饷朕一定会发的,只要将士们肯出力,守住咱们大明的江山,朕不会忘了他们。”
    朱慈烺点点头:“儿臣理会的。”
    其实,骨子里朱慈烺是嗤之以鼻的。
    这些冠冕堂皇的话有什么用,将士们怕早就听得腻了。
    对朝廷尽忠,朝廷是怎么对他们的呢。
    无饷既无战斗力,不发军饷将士们怎肯卖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