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叠立于前,成渊望去如大明的巨人,这道山为大明关内汉家百姓做了自然防护措施。
    大明王朝用来抵御游牧民族对百姓的侵略,顺势修建明长城,再适宜修建的地方建了关口城门用来出入。
    道衍对这里挺熟悉,提到的居庸关和卢龙塞成渊也都知道,他笑道:“大师,这几处都是守兵最多的地方,可想想哪里还有可以过去的地方。”
    “有一处地方,贫僧听燕王提起过,叫刘家口关,此处是燕山的一处山间孔道,当初修长城时,在这里修了水关,河水通过,是一道拱门,水路两侧道路狭窄,很少过兵马。”
    两人远远的望了望,随后又走近去看,只见线刻双勾四个楷书大字“刘家口关”
    。
    “燕王殿下果然聪明,此处或许可以作为我们闯关的可用之处。”
    成渊仔细观察地势。
    两人到了晚上,寻了一处民宅住下,燕王给他们准备的宝钞用了不少,两人半路买了马,第二日连夜赶到大宁。
    大宁城虽然是藩王地,但是因为远离大明内地,最好的城楼不过是土与砖构造的,许多都是黄土垒成的。
    两人赶到大宁城门口时,成渊大吃一惊,这哪里是什么城楼,分明是塞外的小城,还不如北平城的小县。
    进城的百姓中有牧民,有不少大宁当地的百姓,成渊跟着道衍在门口接受盘查。
    因为朱棣在北平府起兵,关内关外朝廷都在严查,路过的百姓都严加戒备。
    风一起,大路两边的黄土灰尘飞扬,让人忍不住想要咳嗽。
    成渊道:“大师,这宁王的封地虽然偏僻,但这里民风彪悍,恐怕得费些日子。”
    道衍转头看向成渊,问道:“小先生怕不怕。”
    成渊笑道:“大师,我成渊还不知道怕字怎么写。”
    两人接受盘查后,才被放行。
    自从朱棣起兵,各地闹得人心惶惶,朱允炆如惊弓之鸟,基本上把所有藩王都防备起来。
    此刻,宁王朱权坐在宁王府的书房中看着书,相继秦王,晋王离世后,众藩王中,燕王属一,宁王属二,湘王属三,这几个都是藩王里面的佼佼者。
    只是宁王涉猎特别广,每种东西都涉及一些,而燕王朱棣专攻兵法和权谋,因此在这个上面,朱棣当之无愧比朱权厉害。
    朱权虽然年纪轻轻,也勇猛。
    但是他是个心思细腻的人,心思细腻多半会优柔寡断,虽然有谋略,但是太过于墨迹,做事瞻前顾后,顾忌重重。
    做事总是考虑太深,没有朱棣做事有魄力,或者说没有朱棣带兵果断。
    近一年来,朝廷相继对周王还有齐王,代王,湘王几人出手,朱权自然知道为什么,因为这几个除了齐王外,剩下的多少都和朱棣有些关系。
    因此才最先被拉下马。
    朱权因为距离北平城不远,也被当成防控对象,不仅将他的宁王三护卫调走,还要对他施压。
    ???.BiQuPai.Com
    正准备削他时,朱棣直接北平城起兵,因为这事情,朝廷集中兵力对准燕王朱棣,朱权才稍微喘了口气。
    这时有人来报,朱权看了眼那人道:“打听到什么了?”
    “禀宁王殿下,燕王在真定附近将耿炳文抓住,朝廷调集五十万兵马向北平城进发。”
    朱权愣了下,站起来:“你打听的没有错?朝廷集结五十万兵马攻打北平府?”
    随后朱权坐在椅子笑道:“幸亏本王没有听从朵颜三卫的话,要是响应燕王朱棣起兵靖难,这个时候朝廷要打的人可就是本王。”
    正在这时,两个蒙古装扮的女子走了进来,一个是朱权的侧妃达娜儿,朵颜卫首领的妹妹。
    另一个是达玉儿,是朵颜卫首领的女儿,随着自己姑姑住在大宁府中。
    宁王正妃张氏的父亲是兵马指挥张泰,他的那个侧妃是朵颜卫首领的妹妹达玉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