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声就是财富,就是敲门砖,就是让人刮目相看恭敬尊重的资本。
    如果没有味精,没有塑料,没有新药,就没有陈文强的声名鹊起。
    如果只是踏实发展,那到现在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也不会有闻人富豪愿意投资合作。
    而陈文强在重生前虽然不是什么高端的科学家,但他到底是受过高等教育,重生后的离奇转变,更使他的化学专业绽放异彩,能够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其实,这也与当时的科学水平社会状况有很大关系。
    很多新兴产业刚刚起步,很多科研工作者也不是知识渊博的天才,但就是能通过勤奋,或者幸运女神的眷顾,而一举成名。
    而陈文强到底有多大的能量,恐怕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如果给他一个设备齐全的实验室,有众多的好助手,有大量的资金扶持,再结合他所知道的却还不为世人所知的理论,兴许能成为一代科学界的泰斗也未可知。
    即便是只在旁指点方向,指导关键,陈文强取得的成就便已经令人惊叹。
    而之所以没有选择这条道路,自然是跟他的性格禀性有关,不甘于那种单调枯躁的工作。
    但他不喜欢,却有很多人甘之如殆,埋头于研究实验,苦干实干,成就了陈文强的国际声誉,也造福了全人类。
    梅毒特效药——砷凡纳明已经使陈文强这个名字为世人所知,现在,异烟肼的问世,则将把陈文强推上又一个高峰,成为世界顶尖的医药学专家。
    结核在中国被俗称为“痨病”
    ,而它和人类的历史几乎一样长。
    它曾在全世界广泛流行,夺去了数亿人的生命,人们称之为白色瘟疫。
    到了十九世纪后期,人类对付结核病依然没有什么有效手段。
    在西方国家,大半个世纪里医生们通常让病人们呆在疗养院里通过休息和呼吸新鲜空气来治疗。
    如果这种疗法没有效果的话,医生们就只有采用萎陷疗法(用人工气胸人工气腹等方法,使肺的有病变的部分萎缩,减少活动而逐渐愈合。
    也叫压缩疗法)。
    而作为结核病的特效药之一,由异烟酸与水合肼缩合而得的异烟肼,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简单而且便宜的药物。
    但关键是没人发现,而发现了也没有意识到它的药用价值,使其被遗忘和埋没了四十多年。
    历史在这个时空因为陈文强的存在而发生了改变,异烟肼提前四十余年问世,使人类在和肺结核病斗争的漫长历史中终于有了有力的武器!
    法兰克福实验室制取的异烟酸,强卓实验室制取的水合肼,经过缩合反应变成了白色的结晶粉末。
    随即,这种白色粉末被送到同济医院生物细菌实验室,当证明异烟肼有极强的抗结核菌的活性后,实验人员和宝隆便急不可待地向外界乐观地宣布了这个具有轰动效应的消息。
    也不怪实验人员和宝隆如此没有耐心,作为法兰克福强卓两个实验室合作的第一个成果,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产生,并且可能是世界上第一种抗击结核的特效药,怎么能不令人兴奋异常?
    通过电报,强卓实验室与法兰克福实验室共享了异烟肼的制取方法,并且几乎是同时开始了临床试验。
    “这将是人类在与肺结核抗争史上里程碑式的胜利,因此,人类在二十世纪末即可消灭肺结核……”
    “……现在预言关闭结核病医院还为时太早,但新药的效果应该是勿庸置疑的,它将挽救千万人的生命,也将载入医学史册……”
    “天才还是幸运,我们已经完全无法用正常思维来进行判断,只能称其为东方的奇才……”
    “这是中德两国精英人物合作的结果,这是第一个,但不会是最后一个,光明的前景,广阔的合作领域,将是值得期待的……”
    陈文强放下了报纸,有数张还是从香港转送过来的。
    临床试验已经近月,效果是勿庸置疑的,但媒体上的宣传越来越出乎他的意料。
    德国为何这么大力宣扬,为何将其提高到了如此高度?
    不对,这有问题。
    陈文强读过很多资料,特别是大力与德国商人企业开始合作后,他特别注意了德国政府的政治态度。
    就当时而言,德皇威廉二世是“黄祸论”
    的坚定支持者,并一改老首相俾斯麦的大陆政策,正积极推行著名的世界政策。
    由此分析,德国表现出热情,这其中自然会有更深层次的考虑,应该是涉及到国际间政治关系的变化,出于德国自身的考虑吧?
    嗯,肯定是这样的原因。
    陈文强有了些想法,也意识到自己刚刚的惊喜有些自作多情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