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学灯》上看见驳吴宓君《新文化运动之反应》这一篇文章之后,才去寻《中华新报》来看他的原文。
    那是一篇浩浩洋洋的长文,该有一万多字罢,--而且还有作者吴宓君的照相。
    记者又在论前介绍说,"泾阳吴宓君美国哈佛大学硕士现为国立东南大学西洋文学教授君既精通西方文学得其神髓而国学复涵养甚深近主撰学衡杂志以提倡实学为任时论崇之"。
    但这篇大文的内容是很简单的。
    说大意,就是新文化本也可以提倡的,但提倡者"当思以博大之眼光。
    宽宏之态度。
    肆力学术。
    深窥精研。
    观其全体。
    而贯通澈悟。
    然后平情衡理。
    执中驭物。
    造成一是之学说。
    融合中西之精华。
    以为一国一时之用。
    "而可恨"近年有所谓新文化运动者。
    本其偏激之主张。
    佐以宣传之良法。
    ......加之喜新盲从者之多。
    "便忽而声势浩大起来。
    殊不知"物极必反。
    理有固然。
    "于是"近顷于新文化运动怀疑而批评之书报渐多"了。
    这就谓之"新文化运动之反应"。
    然而"又所谓反应者非反抗之谓......读者幸勿因吾论列于此。
    而遂疑其为不赞成新文化者"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