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任何一个政权最重要的问题。
宋朝也不例外,此刻尖锐的社会矛盾已经累积到了快要爆发矛盾的边缘,而朝堂上衮衮诸公,安享荣华富贵多年,又怎么会察觉到这些危险?
这就叫肉食者鄙。
也是后来常说的:脱离群众。
贺礼替宋哲宗写了一个大宋问题10问,通过新型的邮报系统抄送到全国各地每一个衙署,要求无论官员还是小吏,都要写出自己对其中至少一个问题的看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统一上交。
由皇帝亲自评审,能者上庸者下。
这些奏章少说有数十万个,皇帝当然看不完,不过交给贺礼的阳神来做绰绰有余。
挑选出其中精干的,有价值的,交由宋哲宗亲自过目。
用这个方法很快的就筛选出来一批能干的官员和小吏。
虽然这些人的数量可以说是十中无一,不过大宋的官员基数实在太大,这些人也绰绰有余了。
把这些人通通安插到掌握实权的要害部门,把其他的庸者逐渐淘汰。这些邀天之幸得到提拔的人,自然受到了其他平庸官员的百般围攻。
不过这些人既然才干见识非同一般,自然也有各种手段应对。若是连这些酒囊饭袋都应付不了,那又如何对得起皇帝擢拔之恩情?
官员队伍的肃清工作做的差不多了,但是官员后续的补充自然要跟上。
科举仍然是这个时代不可争议的最佳选拔人才手段,也给了底层所有民众一个向上晋升阶层的希望。
曾经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的科举,选拔了多少耀眼的人才?苏轼、苏辙、张载、程颢、程颐、曾巩、曾布、吕惠卿、章惇、王韶……这一届科举总共出了9个宰相,唐宋八大家中的3位。
到后来的科举就一年不如一年,逐渐选出的都是废物。不是科举不行,是考试的内容变了。
所以科举不能废,但是必须要改革。考那些官样文章、堆砌辞藻的缝隙要马上改掉,重新把君子六艺、治国安邦的策论提为重头戏。
上马提剑砍人,下马治国安民,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儒生!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下面指定什么样的科举政策,下面的考生自然也会向什么方向努力发展。
原本的宋朝就是太喜欢风花雪月吟诗作对,导致选上来的多是一些夸夸其谈之徒。
这一番举措,毫无疑问又激起了从朝堂到民间的一阵反对声浪。
不过如今的天子携屠灭西夏之威,又有向太后鼎力支持,众多人寄予厚望的老臣,司马光也缄口不言,反而推荐了年富力强的章惇作为副相。
要知道,这章惇可是实打实的实干派和激进派。在原本的历史进程中就是他说的“端王轻佻不可为君”,差点阻止了宋徽宗赵佶继位,可惜没能成功,要不然北宋不至于那么快灭亡。
宋哲宗赵煦,在贺礼和向太后的帮助下,搞定了司马光和章惇,可以说朝堂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