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连长不像演习指挥部,可以直观地看到双方地对抗的全过程。
    他是凭惜着丰富地经验,在肚子里模拟全局。
    他并没有深科地认识到,数字化部队能够如毒蛇一般,作出最迅捷的反应。
    但他从几乎同时发出的密集枪声,以及其范围,判断出对方是将一排长他们包围以后,才聚而歼之。
    从这个判断,他得出如下结论:对方的反侦查能力非常强。
    以一排长之能,仍然无湛做到隐蔽接敌。
    被敌发现,从而设下圈套。
    特种兵执行地。
    就是隐蔽侦察任务没了这个长项,这一仗就不好打了。
    还有一点,就是对方的攻击力看来也非常突出。
    一排长还带着五名战士,大家都是战术素养极高的特种部队。
    即便是被包围了,也不应该如些快速地被围歼。
    从枪声判断敌人的包围圈很大,然后遂渐缩小。
    能够在这么快的时间里,就将一排长他们个部围歼,这个战斗力太可怕了!
    如果是这样,那就不再捉迷藏了,大家正面对抗一下。
    你们地侦察与反侦查能力,我们已经明白。
    下来,就看看数字化士兵,到底有多么强大的正面攻坚能力吧!
    在演习开始之前,军区就单独找二连长谈了话。
    说明此战是确认数字化士兵的全面战斗力。
    同时,也想通过和数字化士兵的对抗,寻找到数字化部队地弱点。
    所以,战斗的最后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尝试多种打法,各种战术。
    选择在山地作战,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长项就是山地作战。
    另一方面。
    也是想借此削弱数字化士兵定位上的优势。
    将双方的差距尽量拉近。
    二连连长最开始还不服气,并不认为什么数字化士兵。
    有多了不起。
    但经过一排长他们侦察与反侦查,在最后短暂地交手,被对方迅速歼灭。
    让他收起了自己的傲气。
    从而改变争胜的想法,执行军区的要求,以试探数字化部队各种能力。
    他们先于一连出发,整个山头。
    他们已经摸清了三分之二的地形。
    一连长很快就确定了一个作战阵地。
    这是一个缓坡。
    坡地和下方有一段两百来米地空地,“敌军”
    从下仰攻,无法快速通过,必然要长时间暴露在他们的火力打击之下。
    从上向下看,左侧是一道深涧,右侧地形峙岖,很难大部队通过。
    几人十几人过来,只会被优势兵力歼灭。
    徒然损失战斗人员。
    而且,在坡地后方,有几个巨石形成的台地,可以让他成梯次布置火力,将对方死死压制并消灭在阵地前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