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自勿吉人内附以后,一直暂住在城南控鹤军军营。
乌乃古以遥领辽东节度使之职,在汴梁赐了府邸,每日也上朝参与政事。
副首领阿骨阿领了铁骑军统领之职,在军中效力,不过目下只能和族人在一起照应个约束。
勿吉部众两万人,每日开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须得尽快找一块地方让其自力更生,安居乐业。
乌乃古也曾几次上书求安置,对于安置地方他不挑,只要勿吉人有个容身之处,不再受欺压便好。
赵匡胤和群臣研究了一套方案出来,以家庭为单位,将勿吉这两万部众打散,分到全国两百多个地方。
历朝历代对待移民均是此法,赵匡胤照搬也并无不妥。
但柴宗训却不想这么做,数千年来中原人对四夷都有优越感。
如果将勿吉人打散分到全国各地,倘是中原人的优越感作祟,欺负了勿吉人,传出去对他的吸引四方夷民到中原定居的大计必有影响。
这第一批内附的人,柴宗训是要打造成典范从而吸引其他夷民跟着内附的,所以赵匡胤的安置方案被打了回去。
赵匡胤自是不服:“皇上,历朝历代安置流民或内附百姓的故事不胜枚举,都是打散分往全国各地,臣只是仿前朝故事,为何却不准?请皇上明示。”
“前朝是前朝,大周是大周,”柴宗训说到:“倘前朝治国方略都对,为何数千年来城头不断变幻大王旗?”
赵匡胤知道眼前的皇帝向来离经叛道,但还是辩到:“圣人有云,治国之道,最重敬天法祖,似萧规曹随那般才有文景之治。既是前朝有故事,且效果不错,理当效法。”
柴宗训淡淡到:“宋王,朕赠你三句话: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卿只见历代臣僚皆山呼万岁,却有哪个皇帝万岁了?倘欲永保大周基业,须得走出一条前人未曾走出的路来。”
不过是讨论勿吉人的安置,一下子上升到永保大周基业的高度,赵匡胤不想继续务虚,只说到:“究竟该如何安置归顺的百姓,还请皇上明示。”
柴宗训扫了一眼舆图:“在万州之东,南阳之南,朗州以北,寻一州将两万勿吉部众统一安置。”
“皇上,万万不可。”赵匡胤呼到:“倘勿吉部众有异心,起兵造反,必致汴梁震动,此事万万不可啊。”
柴宗训微微皱眉:“勿吉精壮在辽东为归顺我中原不惜与辽人拼死血战,也曾多次救驾,怎会有异心?”
“勿吉久受辽人欺压,自然不惜与辽拼死一战,”赵匡胤对到:“正因为此,才不得不防他日勿吉同样会对我中原起异心。”
“眼下勿吉人向往中原生活,自然对皇上忠心耿耿,他日倘是稍有不顺意,或有野心勃勃之徒从中一挑拨,岂非祸起萧墙?”
“宋王之言,朕不敢苟同,”柴宗训说到:“野心勃勃之人,我中原亦不少,为何国内却一直太平?以朕看来,我中原子民实乃这世上最为坚忍,最为逆来顺受之人,倘非日子过不下去,谁愿意去造反?”
“百姓有异心造反,该怪的不是野心勃勃之人,而是怪那些当权者,为何要让百姓活不下去。即所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倘勿吉人在我中原安居乐业,即便再怎么挑拨,朕以为勿吉人都不会反。”
赵匡胤仍是不放心:“皇上,勿吉毕竟是异族,倘集中安置,始终不是太平之道。稍有不慎,一旦六百年前胡夷乱华之事重演,炎夏将再次进入万劫不复之地,臣亦必将遗臭万年。”
臣亦必将遗臭万年,只是客气的说法。
一旦汉唐故地再陷入打乱,首当其冲的罪人便是柴宗训。
“宋王过滤了,”柴宗训起身指着舆图:“宋王且看,倘将勿吉部众集中安置于当阳、长林二县,与本地汉民杂居。此二县土地不算富饶,也不算贫瘠,正好供勿吉人生存。”
“若勿吉部众有异心,王师自汴梁出发,不出旬日即可平叛。倘朝廷衰微,无兵可派,蜀中亦可出兵顺江而下,自夷陵登陆,直取此二县。”
“且将勿吉部众安置于此,丝毫不影响我江南、岭南赋税重地,即便集中安置,朝廷亦无忧矣。”
“况眼下我中原强盛,勿吉不过茹毛饮血之辈,必事事效仿中原,不出三代,勿吉人必与中原人无异。”
作为定下抢人大计的皇帝,柴宗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