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起那些天考试的事。
    蒋文渊抿了一口茶水,颇为感慨说:“你们是不知道,那考棚漏雨,潮的很,有的地方还生了菌子。
    里面全是花脚蚊子,嗡嗡的,许多人都被叮得受不了。
    有些脸都抓烂了。
    幸好我有乖宝给驱虫香囊,这才免了蚊虫叮咬之苦。
    吃饭时,别人吃的都是热水就干饼子硬糍粑,就我吃的面条。
    用开水一泡,又香又美味,连监考官都闻着味来了。
    后来出了考场,考官偷偷问我,那面是哪买的。
    我说是家中的娘子偶然从一位游商手中买到的,后来再去寻就再也寻不到了。
    那位大人还颇为遗憾。”
    只这几句话,蒋禹清便听得出来。
    方便面在这古代是极有市场的。
    想想这东西在后世食物充足的年代都能大行其道,没道里在这食物匮乏的古代,会生存不下去。
    这东西制作并不难。
    或许,以后蒋家可以专门做方便面卖也不错。
    赶考的学子、行商、走镖的、甚至是军队都是刚需客户。
    ……当然,现阶段也只能是想想而已,就她现在六个月的小身板儿,来日方长罢。
    蒋家热闹了几日后,逐渐归于平静。
    但蒋家的门庭与普通村民家终是不一样了。
    首先便是田税。
    大夏律,举人可免一百五十亩田税。
    虽秀才时也可免田税,倒底只有十五亩。
    到了举人,便足足翻了十倍。
    说句难听话,便是什么也不做,单把这一百五十亩税挂出去,便也可一辈子不愁吃喝。
    难怪世人都说,穷秀才富举人。
    蒋家原本有十七亩田,蒋老头同家人商量后便又买了三十多亩,现在总共五十一亩。
    剩下的九十九亩,便打算给家里的亲家们分分。
    大房林氏的娘家,家里是开镖局的,没有田地。
    二房朱氏的娘家倒是有田地,但那般狼心狗肺的兄嫂,自然不在蒋家人预算之内。
    最后在全家人的一致决定下,把朱氏大伯的那三亩养老田给挂了。
    至于三房陆氏的娘家倒是有田地,只是她家即有举人又有秀才,压根就用不完,便不用给了。
    这么一算,总共还剩下九十六亩的名额。
    后来大家一合计,干脆把这名额给族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