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说道:“朱由诚不是号称十三省同步剿匪吗?可是据我所知,北直隶、陕西、河北、贵州、四川这几个行省并没有派锦衣卫剿匪,这不是欺世盗名吗?”
    这个情况倒是真的,朱由诚带着五千锦衣卫北上辽东,而这五千锦衣卫的剿匪地点就是北直隶、陕西、河北三省,而为了保护信王,朱由诚在布置南方剿匪时,特意避开了奢安之乱的重灾区贵州和四川。
    大家看了他一眼,都哈哈大笑起来。
    郝土膏擦了擦笑出的眼泪,道:“你有没有常识?既然是号称,那就不一定是真的。
    朝廷每次出兵都号称几十万,上百万,其实哪有那么多兵?这也算欺世盗名的话,大明就找不到不欺世盗名的武将了。”
    宋师襄补充道:“而且你说的事情早就过时了,朱由诚那小子前几个月就带着五千锦衣卫南下贵州和四川,也不知道现在战况如何了……”
    贵州和四川山高路远,东林余孽秘会的时间又在朱由诚活捉安邦彦之前,大家自然没有收到奢安之乱被平定的消息。
    那人听大家这么说,脸臊得通红,钻进人群里,不再出声了。
    大家又开始幻想朱由诚倒台后的权力分配情况。
    黄公辅是个冷静人,未虑胜,先虑败,他说道:“大家先别得意了,朱由诚是个非常知道进退的人,如果真的保不住犯错的士兵,难保他不会来个挥泪斩马谡,又收拾民心一片。
    到时我们是给他添堵,还是替他扬名?”
    郝土膏点点头道:“黄大人说得有理。
    我们还得集思广益,想出更多办法对付朱由诚。
    大家都说说吧,毕竟一人计短,三人计长嘛。”
    大家叽叽喳喳一顿,突然有一个声音说道:“给个肉骨头。
    让两狗条互咬!
    常言说得好,狗咬狗,一嘴毛。”
    郝土膏大喜,道:“这主意有点意思,谁说的?”
    熊明遇昂然道:“正是熊某。”
    郝土膏问道:“谁是两条狗,肉骨头又是什么?你且说来听听。”
    能明遇道:“两条狗自然就是魏忠贤那条老阉狗和朱由诚那条癞皮狗。
    而肉骨头则是相权。
    魏忠贤虽然只是司礼监秉笔太监,而不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但他事实上是大明的内相。
    而朱由诚则未来接替内阁首辅的不二人选,也就是大明的外相。
    内相与外相难道就没有矛盾吗?而且两人的性格迥然不同,魏忠贤贪财、好名。
    而朱由诚则淡泊名利,这样的两个人碰到一起,肯定发生激烈冲突,当时我们只需在旁边推波助澜即可。”
    黄公辅把头摇得跟波浪鼓似的,道:“非也非也,熊先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
    京城人人都知,朱由诚和魏忠贤二人是爷孙关系。
    有这个关系,天大的矛盾也可一笑置之。
    魏忠贤绝后,积攒再多家私不也是便宜朱由诚那个狗东西吗?就算不看亲情。
    看在家私的分上,朱由诚怎么也得让着点魏忠贤。”
    熊明遇笑道:“我久居北京,岂不知这个传言。
    但太监绝后,天下皆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